李春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MOOC+雨课堂的皮肤美容技术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22年
- 皮肤美容技术是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对学习者素养要求高,实践技术复杂性高、实训教学难度大的特点。以MOOC+雨课堂平台为依托,实施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动力、教学目标、课堂组织、教师职能的变革,构建能力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情境,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 武燕张婳李春雨
- “三教”改革背景下《医学美容文饰技术》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与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医学美容文饰技术是高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实践操作复杂、实训教学难度大的特点。在相关教材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对推进医学美容文饰技术课程“三教”改革意义重大。基于《医学美容文饰技术》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路径及推广应用,探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策略及在“三教”改革中的价值和意义。
- 武燕李春雨
- 关键词:教材开发
- 基于SPOC+雨课堂的医学美容文饰技术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以SPOC+雨课堂为依托,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习动力、教学目标、课堂组织、教师职能改变,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 武燕李春雨张婳
- 玉屏风散对Ⅰ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L-4、TNF-a及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荨麻疹的治疗机制。方法:wiste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给药组。造模组、给药组都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混合液(含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及腹部皮下注射卵清蛋白液建立Ⅰ型变态反应大鼠模型。给药组从首次致敏第6天开始灌胃,给予玉屏风颗粒1.35g/(kg·d),溶于2ml纯净水中灌服,正常组和造模组按2ml/d容积灌服生理盐水,连续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组胺、人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血清IL-4、组胺和TNF-a都有明显增加,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提高(P<0.01);与造模组比较,给药组血清组胺、IL-4、TNF-a含量均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减少(P<0.05或P<0.01)。结论:玉屏风散能够调节炎症介质释放,从而抑制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而IL-4可能是治疗荨麻疹的一个关键基因靶点。
- 李春雨武燕
- 关键词:玉屏风散IL-4TNF-A
- 大柴胡汤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应用大柴胡汤联合果酸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果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后4、...
- 武燕李春雨
- 关键词:痤疮大柴胡汤果酸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究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究玉屏风散治疗荨麻疹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经TCMSP数据库检索玉屏风散所有药物的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得到活性成分,在Uniport数据库检索其发挥治疗作用可能的基因靶点;借助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荨麻疹相关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基因-疾病网络;借助String 11.0系统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特征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疾病靶蛋白及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玉屏风散活性成分45个,潜在作用靶点194个,荨麻疹相关基因靶点1071个,玉屏风散与荨麻疹交集基因靶点86个。PPI网络分析显示,玉屏风散对荨麻疹发挥治疗作用的核心基因靶点有PTGS2、VEGFA、ICAM1、EGF等11个。GO富集分析显示,相关生物过程(BP)1870个,分子功能(MF)123个,细胞成分(CC)52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关作用通路141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玉屏风散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与核心基因靶点AKT12、PTGS2、IL4等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玉屏风散可能以槲皮素、β-谷甾醇等为物质基础,作用于免疫功能,细胞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靶点及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协同治疗荨麻疹。
- 武燕李春雨
- 关键词:玉屏风散荨麻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机制
- 自拟芳疗方对女性皮肤美白的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通过面部皮肤分析仪和受试者评估这两个维度来评价芳疗自拟方使用后的美白效果。方法:选择60位志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皮肤养护,实验组除进行皮肤养护外还使用自拟芳疗方,每周定期回访,填写问卷调查,采集皮肤图像和分析数据。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洁净度、光泽感、透亮度三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白皙度上,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使用自拟芳疗方约8周时间后,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且皮肤在光泽感、透亮度和清洁度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 李春雨
- 关键词:皮肤美白
- 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教材开发路径——以高职《美容行业培训指导》为例
- 文章采用资料和逻辑分析、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对融合课程思政的高校教材开发路径进行分析,认为: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材开发存在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把握不准确、素养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匹配度不高及不够重视等问题...
- 李春雨
- 关键词:高校教材
- 麻杏石甘汤干预COVID-19肺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分析
- 2024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讨麻杏石甘汤干预COVID-19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经TCMSP、HTDocking数据库检索麻杏石甘汤所有药物的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得到活性成分,在Uniport数据库检索其发挥治疗作用可能的基因靶点;借助GeneCards、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COVID-19肺炎相关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基因-疾病网络;借助String系统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特征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疾病靶蛋白及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麻杏石甘汤与COVID-19肺炎交集基因靶点67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核心基因靶点有MAPK1、MAPK3、STAT1、JUN等8个。GO富集分析显示,相关生物过程1863个,分子功能95个,细胞成分36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关作用通路16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熊果酸等与核心基因靶点JUN、MAK1、IL2等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麻杏石甘汤可能以槲皮素、山奈酚等为物质基础,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协同发挥抑制病毒活性,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肺部组织,从而对COVID-19肺炎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 武燕马啸李春雨
-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