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虹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响应面
  • 5篇响应面法
  • 3篇玉米黄
  • 3篇玉米黄色素
  • 3篇色素
  • 3篇黄色素
  • 2篇玉米醇溶蛋白
  • 2篇生物干燥
  • 2篇响应面法优化
  • 2篇聚糖酶
  • 2篇壳聚糖酶
  • 2篇醇溶蛋白
  • 1篇玉米
  • 1篇玉米麸皮
  • 1篇沼气
  • 1篇色素提取
  • 1篇培养基
  • 1篇微波辅助提取
  • 1篇微波提取
  • 1篇微孔板

机构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赵华
  • 7篇任晶
  • 7篇王虹
  • 5篇陈磊
  • 1篇王希

传媒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工艺优化被引量:6
2012年
玉米皮中含有大量玉米黄色素和醇溶蛋白。本研究首先对玉米麸皮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玉米黄色素,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9 6,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添加液料比为9∶1(mL/g)的75%乙醇水溶液,60℃浸提2 h后,离心分离,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014,醇溶蛋白一次提取率为71.49%。
赵华王虹任晶陈磊
关键词:玉米麸皮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响应面
响应面法优化污泥生物干燥工艺条件的研究
2011年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水率最低区域;最后,由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污泥含水率的最佳干燥条件,即通风量6.5 L/h、温度36℃、接种量1.5%,干燥96 h后污泥含水率降低到24.53%。
赵华陈磊任晶王虹
关键词:污泥生物干燥
微孔板与响应面相结合筛选壳聚糖酶高产菌株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微孔板与响应面相结合筛选壳聚糖酶高产茵株。经平板透明圈法从土样中筛选出60株产壳聚糖酶菌株,再经96孔板复筛得到1株产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通过Plackett-Bunnan设计实验确定蛋白胨、胶体壳聚糖、CaCl_2对产酶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以上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w/v):蛋白胨1.01%、胶体壳聚糖1.05%、CaCl_2 0.53%。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该菌株产壳聚糖酶达到34.95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31倍。
赵华任晶王虹陈磊
关键词:微孔板响应面法培养基
响应面法对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7
2010年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755,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温度57℃,提取时间2.6h,料液比1∶15,玉米黄色素的提取量为131.3μg/g,提取率84%。
赵华王虹任晶
关键词:玉米黄色素响应面法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玉米皮含有大量玉米黄色素和醇溶蛋白;该研究首先对玉米皮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玉米黄色素,然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12、微波功率450 W、间歇式微波处理5次,共225 s,提取率为73.6%。
赵华王虹任晶陈磊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微波提取
木薯酒糟沼气发酵污泥生物干燥条件优化
2011年
利用生物干燥方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将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进行干燥实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污泥干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物干燥过程中接种量、通风量、温度对物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后得到在接种量1.5%、通风量6.5 L/h、温度36℃时,固态发酵96 h物料含水率可降到30%以下。
赵华陈磊王虹任晶
关键词:生物干燥
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将曲霉TCCC45017产的壳聚糖酶进行纯化,纯化倍数为57.21,回收率为26.55%,比活力提高至587.55 U/mg.经过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质量为3.75×104 u.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5,50℃以下保温1 h内酶的热稳定性较好,pH稳定范围为5.5~7.0,添加金属离子Mg2+、Ca2+、Ba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u2+、Fe2+、Zn2+、Al3+则对酶有抑制作用.
任晶赵华王虹王希
关键词:壳聚糖酶分离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