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贺阳阳

贺阳阳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群落
  • 1篇浒苔
  • 1篇小型底栖动物
  • 1篇绿潮
  • 1篇丰度

机构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刘晓收
  • 1篇华尔
  • 1篇张志南
  • 1篇贺阳阳

传媒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型绿藻爆发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于2012年6月10日浒苔爆发早期、2012年7月26日浒苔大量爆发期及2012年9月18日浒苔消退后在青岛太平湾砂质潮间带开展小型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讨论大型绿藻爆发对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共鉴定15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海洋线虫占据绝对优势(69.3%~97.9%),其次为桡足类(0.2%~18.7%)和涡虫类(0.2%~17.5%)。在浒苔爆发早期,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036.5±788.6)ind.10cm^-2;在浒苔大量爆发期平均丰度为(815.3±492.3)ind.10cm^-2;在浒苔消退后平均丰度为(864.7±380.9)ind.10cm^-2。浒苔大量爆发使海洋线虫优势度增加,桡足类比例降低,对小型底栖动物群落数量及结构的影响因潮带不同而具有差异。总体而言,浒苔爆发的影响最先表现为使具有良好暴露程度的中潮带和高潮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降低,对低潮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影响不明显。高潮带海洋线虫丰度在浒苔爆发期显著低于消退后,以深层分布为主;浒苔消退后恢复表层、次表层分布为主。表明浒苔爆发期线虫主要可通过垂直迁移迁出受胁迫的环境;浒苔消退后,通过水平和垂直迁移迅速进入恢复后的环境。与此相反,高潮带桡足类在浒苔大量爆发时显著增加,并以深层分布为主,与生存竞争压力降低和浒苔附植桡足类的补充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沉积物叶绿素浓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浒苔的爆发正是造成叶绿素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浒苔爆发还可通过影响沉积物溶解氧含量最终对小型底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华尔阎鹏旭贺阳阳刘晓收张志南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绿潮浒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