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娟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3篇基因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菌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稻叶
  • 1篇等基因
  • 1篇电泳
  • 1篇亚种
  • 1篇亚种间
  • 1篇亚种间杂交
  • 1篇亚种间杂交稻

机构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基因工程...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湖南隆平种业...

作者

  • 8篇邓晓娟
  • 5篇张海清
  • 4篇肖层林
  • 3篇刘玉龙
  • 2篇王国梁
  • 2篇周飞捷
  • 2篇邓应德
  • 2篇刘忠奇
  • 2篇王悦
  • 1篇常剑渊
  • 1篇邓化冰
  • 1篇王悦
  • 1篇黄红梅
  • 1篇肖晓
  • 1篇唐先亮
  • 1篇王国槐
  • 1篇江南
  • 1篇王丹
  • 1篇何峰
  • 1篇舒志芬

传媒

  • 3篇作物研究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种子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11年
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水稻组织器官发育的蛋白质组学、水稻亚细胞水平结构的蛋白质组学、水稻环境胁迫应答过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水稻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激素诱导的蛋白质组学和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并对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刘忠奇邓晓娟肖晓张海清
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生物信息学
水稻Y58S核心种子不同世代群体的育性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对水稻Y58S以冷水处理方法生产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至第3代种子和未经提纯连续多代繁殖的种子进行育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Y58S育性敏感期在日均温为25.7~32.0℃条件下,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均为0,第3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1.00%,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2.67%,且出现同形可育株。育性敏感期用23.0℃恒温冷水处理6 d,由第1、2代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花粉株率分别为0,0.67%,第3代及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的种子种植的群体中正常染色花粉株率分别为1.33%,3.0%,可见由核心种子繁殖的第1、2代种子用于制种,其不育的安全性高,第3代种子用于制种有风险,未经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多代繁殖的种子则不能用于制种。育性敏感期用21.5℃恒温冷水处理12 d,不同世代种子种植的群体,正常花粉率从低至高的株率均呈正态分布,说明不育本质为主效基因,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漂变则是微效基因作用的结果。
周飞捷刘爱民肖层林刘玉龙邓晓娟
关键词:水稻遗传漂变Y58S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11年
探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与调控机理,是规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风险和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先地位的关键领域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育性的遗传学、基因组学、育性转换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主攻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忠奇唐先亮邓晓娟张海清
关键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
影响两系杂交稻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3
2010年
在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遗传漂移和同形可育株的产生、制种基地和制种季节安排不妥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影响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选用实用型光温敏不育系、通过核心种子生产控制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遗传漂移、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光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并合理安排制种季节、加强不育系育性检测和除杂、采取定向培养母本整齐群体等,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重要技术措施。
邓晓娟常剑渊肖层林张海清
关键词:水稻制种纯度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2年
利用叶色标记是保证作物杂交种子纯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合成、结构、功能、遗传、分化与发育及光合色素合成等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水稻中已报道了至少163个叶色突变体,主要表现为白化、黄化、温敏变色、亮绿、常绿、条斑条纹、转绿和紫色等,定位到染色体的基因有134个,定位到具体分子标记之间的基因有124个,这些突变基因分布在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已成功克隆了叶色相关基因35个(其中2个基因有等位基因),OsCAO1、OsCAO2、OsCHLH、OsCHLD(等位基因YGL98)、OsCHLI、OsDVR、YGL1、VYL、CBL、ITC等参与编码叶绿素合成,NYC1、NOL、NYC3和SGR参与叶绿素的降解过程,OsCHR4、V1、V2、OsClpP5、NTRC、OsHAP3A、OsHAP3B、OsHAP3C和OsGluRS等参与叶绿体发育调控,OsPDS、OsZDS、OsCRTISO和β-OsLCY等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代谢途径,PL、Z2分别参与花青素和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V3、ST1(等位基因GWS)、OsROPGEF10、ETL1、ETL2和OsDOS等通过其它途径影响水稻叶色变化。
邓晓娟张海清王悦舒志芬王国槐王国梁
关键词:水稻克隆
天津野生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抗瘟基因Pi2–1的初步定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更好地揭示天津野生稻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理,以天津野生稻与感病品种CO39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稻瘟病菌株CHL1743、110–2和318–2进行室内接种鉴定,F2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符合3∶1,表明其对3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均由1个主效基因控制,命名为Pi2–1。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离法进行初步定位分析,将Pi2–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SSR标记AP5659–5到RM7213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1.4 cM。
王悦王悦邓晓娟黄红梅江南黄红梅王丹王国梁
关键词:稻瘟病菌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用近等基因池法定位与水稻柱头外露率相关的QTL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水稻柱头外露率差异极显著的亲本Ⅱ-32B和冈46B杂交,对亲本、F1和F2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F1柱头外露率介于高、低柱头外露率亲本Ⅱ-32B和冈46B之间;F2群体柱头外露率表现正态分布,说明柱头外露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498个F2单株群体中选择极端高柱头外露率和极端低柱头外露率的单株分别组成高、低柱头外露率池,利用9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引物RM3437、RM31、RM3188、RM5310和RM3395在两亲本和两池间均检测到多态性;单标记分析法表明,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和RM31,第2染色体上的RM3188,第1染色体上的RM5310和第8染色体上的RM3395与柱头外露率呈极显著连锁关系,对该群体柱头外露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3.65%、13.62%、7.09%、4.63%和4.83%。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RM31可能与同一个主效QTL连锁,该两标记可用于水稻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邓应德肖层林邓化冰张海清邓晓娟刘玉龙
关键词:水稻柱头外露率SSR标记QTL
两个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R292"、"Y58S/R292"为材料,并以籼籼交超级杂交稻"丰源优299"为对照,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供试组合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及产量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培矮64S/R292"、"Y58S/R292"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大于"丰源优299",茎杆物质输出速率低于"丰源优299"。因此,亚种间杂交组合在保证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物质的转化率,改善"流"的畅通程度,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组合产量的重要途径。
刘玉龙邓应德周飞捷邓晓娟肖层林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