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宁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漩涡泵内部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11年
- 为了研究漩涡泵内部流场对其外特性的影响,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漩涡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漩涡泵流道内压力变化呈直线分布;流道内纵向漩涡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径向漩涡周期性地脱离叶片被液流带走且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设计工况下,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变化呈周期性分布,从流道进口到出口压力脉动幅值逐步增大;不同工况下,叶片通过频率是压力脉动的主频,其对应的压力脉动幅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 孔繁余周水清王志强胡俐邱宁
- 关键词:数值模拟压力脉动湍流模型
- 激波传播与云空化脱落过程脉动冲击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使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NACA0015水翼的云空化流动和压力脉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激波主导下的云空化脱落机理和脉动冲击。实验在空化水洞中进行,采用压力传感器记录监测点压力脉动信息,并使用高速摄像技术捕获空泡形态。通过数值计算,捕捉对应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情况,并基于FBM-DCM方法对SST湍流模型进行修正,获取了非定常流动过程中的空化特性。结果表明:可压缩修正后的SST模型很好地捕捉到了大尺度云空化溃灭后形成的激波在吸力面上的传播过程。空泡覆盖区域,压力处于较低水平。激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导致当地压力的回升。NACA0015水翼在水温33℃、攻角12°、空化数1.4下,模拟得到激波在46%弦长和32%弦长之间的传播速度约为11.53 m/s,实验得到激波在该区域传播速度为11.31 m/s,二者在数值上较为接近。
- 邱宁朱涵周文杰潘中永袁寿其刘祥
- 关键词:空化流动激波压力脉动可视化实验
- 基于数值模拟的微型溴化锂屏蔽泵的性能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现有单级溴化锂屏蔽泵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研究开发了两级叶轮微型溴化锂屏蔽泵。设计两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机泵一体结构以及两级屏蔽泵的水力部件,包括叶轮设计、径向导叶和螺旋形涡室组合设计等。利用CFD软件FLUENT,对两级屏蔽泵进行流场模拟,得到了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由此分别以溴化锂和清水为介质进行了性能预测,与设计值进行比对,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经样机试验验证,在相同流量下,两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比现有单级微型溴化锂屏蔽泵扬程高约1m,机组效率高约1.6%。设计的两级屏蔽泵的扬程和机组效率模拟值与试验值比较接近,初步验证了模拟可信,设计方法可行。
- 孔繁余邱宁高翠兰周水清
- 关键词:流场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基于非定常空化流动的离心泵涡旋结构数值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为了明晰空化流场涡旋结构的形成机理及流动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台离心泵进行非定常空化流动仿真,基于速度分量分析截面二维涡旋结构,对叶片表面涡量进行数值提取,对比讨论其周期性的演变过程,同时还应用新Omega(Ω)涡识别方法对叶轮流道三维涡旋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汽蚀余量的降低,空化覆盖面积增大,泵内流动变得紊乱,形成局部旋涡;由于空化流场影响,涡旋结构主要在叶片吸力面生成并演变,在临界空化时,涡旋还会随着空腔的卷起而脱离叶片表面;在动静干涉作用之下,叶片尾迹涡脱落并附着于隔舌前端的蜗壳壁面;基于新Omega涡方法捕捉到空腔内部的三维涡旋结构稳定,在临界空化条件下叶轮流道下游三维涡旋结构破碎且紊乱。
- 伍杰邱宁朱涵徐佩司乔瑞
- 关键词:离心泵数值模拟空化
- 口环密封对多级离心泵湿转子横-轴双向耦合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探究口环密封对多级离心泵转子横-轴双向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空间欧拉角变换及有限元法,建立了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叶轮和轴系的微分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口环流体激振力和多种轴向力的耦合作用,利用矩阵运算方法建立了多级离心泵湿转子的横-轴双向耦合振动模型,并采用Newmark法对双向耦合系统的瞬态动力学特性进行求解,重点研究了口环密封长度、压差和间隙对系统耦合振动特性的变化规律,计算了不同密封参数下的流体激振力.计算结果表明,口环密封对转子系统横向振动的洛马金效应随着密封长度和压差的增大以及间隙的减小愈发明显,转子系统的横向稳态振动收敛速度快于轴向稳态振动的收敛速度,两向瞬态振动的振动频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此外,密封的流体激振力与密封长度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而与密封压差和间隙呈现线性变化关系.
- 周文杰王孝军邱宁王乐勤高波
-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瞬态特性轴向力
- 离心泵空化诱导噪声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本文从离心泵空化水动力学实验测量、离心泵空化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离心泵空化流动的声响应特性、离心泵流动诱导噪声激励机制以及离心泵空化诱导噪声抑制五个方面对离心泵空化诱导噪声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技术展望,认为:离心泵空化涡动-声响应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许多不明之处,且缺乏对非定常空化流动中两种尺度现象的综合分析;空化数值模拟未充分考虑离心泵内部流动的旋转、瞬态和非线性等特点,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空化模型和LES湍流模式进行修正;离心泵流场、结构场、声场之间的能量转换机制仍未明晰,多场同步测量技术在离心泵空化研究方面的应用仍有待拓展,空化噪声测试的干扰因素较多,基于EMD方法的声信号去噪处理技术在非平稳和非线性的空化噪声研究中潜力巨大;流-固-声耦合作用的声边界条件法能够对空化噪声进行准确的预测;仿生设计、超空化泵和碟片式圆盘泵的开发是抑制离心泵空化、降低系统空化噪声的研究前沿。
- 司乔瑞廖敏泉邱宁梁赟袁建平袁寿其
- 关键词:离心泵空化噪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