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振江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热管
  • 3篇两相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湍流模型
  • 2篇气液两相流
  • 2篇分离式热管
  • 2篇除湿
  • 2篇值模拟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圆管
  • 1篇制冷
  • 1篇制冷循环
  • 1篇能耗
  • 1篇能耗分析
  • 1篇能效比
  • 1篇热管系统
  • 1篇热回收
  • 1篇热量回收
  • 1篇节能
  • 1篇空调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

作者

  • 7篇郭振江
  • 6篇李晓花
  • 6篇田晓亮
  • 5篇刘瑞璟
  • 4篇邵杰
  • 1篇王兆俊
  • 1篇王伟
  • 1篇马腾飞
  • 1篇任杰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 1篇建筑节能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湍流模型在管道流动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针对数值模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中的大规模应用,湍流模型是数值模拟中常用的模型,不同湍流模型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常见的各种湍流模型对管道内湍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中的沿程阻力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palart-Allmaras模型、近壁区采用近壁模型法处理的k-ε模型和近壁区采用近壁模型法处理的Reynolds stress模型适用于紊流光滑管区;k-ω模型既可用于紊流光滑管区又可用于紊流粗糙管过渡区;在紊流光滑管区,Spalart-Allmaras模型精度最高;在紊流粗糙管过渡区,使用k-ω模型时,需对粗糙度作适当偏移调整。
邵杰李晓花郭振江刘瑞璟田晓亮
关键词:湍流模型
低温冷却除湿系统及其热量回收技术研究
选择可靠、经济、高效的除湿方式对特定场所的湿度进行控制,并采取先进的热回收设备回收多余的冷热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本文中,课题组创新性地将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除湿机器露点降低到0℃以下,通过实验研究了系统的组合方式...
郭振江
关键词:热量回收制冷循环能耗分析
机械泵驱动分离式热管应用于空调冷量回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探究机械泵驱动分离式热管对空调系统冷量回收和除湿能力的影响,搭建了四组该热管系统进行实验,其循环工质为R134a。在入口空气干球温度28.5℃、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当运行热管由0增加到4组时,系统的机器露点由11.7℃降到8.2℃,供风温度由11.7℃升到24.1℃,系统的除湿能力增加了29.5%。指数δ(热管系统回收的冷量与制冷机蒸发器的制冷量之比)达到66.0%。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泵驱动分离式热管可以显著提高空调系统除湿能力,降低系统能耗。
郭振江邵杰王伟李晓花田晓亮
关键词:空调系统热回收
动力型热管内R134a流动沸腾传热过程的特性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动力型热管内两相流沸腾过程复杂未知,实验复现性差的问题,搭建了动力型热管两相流沸腾传热实验装置,对水平管内R134a工质沸腾传热过程的沿程阻力特性及对流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获得的实验数据与前人总结的压降、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Muller-Steinhagen-Heck压降关联式的积分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Mohseni关联式在干度大于0.1时所得对流传热系数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误差在±10%以内,但在干度小于0.1时存在较大偏差,部分误差已超30%,为此重新拟合了干度小于0.1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该结果可为该类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标准。
李晓花邵杰刘瑞璟马腾飞郭振江田晓亮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传热
两相流动力型热管组合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两相流动力型新型热管在空调冷量回收利用中的组合性能特性,本文搭建了热管组合性能实验台,对两相流动力型热管组合在冷却除湿中的最大化节能以及最优化节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启2套动力型热管组合的热管蒸发器的总温降比采用单套动力型热管的热管蒸发器温降提高58.18%,采用3套动力型热管组合的热管蒸发器总温降比采用2套动力型热管的热管蒸发器总温降提高了18.18%,而采用3套和4套两相流动力型热管时,热管蒸发器总温降的增长比例有所降低;由于多开启一套动力型热管会带来3.5℃~6℃的温升,从节能和经济等因素考虑,选择3套动力型热管为最佳方案。两相流动力型组合热管具有节能效果好、结构简单及方便布置等优点,而且可使能量得到更加充分合理应用,因此该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伟郭振江李晓花任杰刘瑞璟王兆俊田晓亮
关键词:两相流热管能效比节能
k-ω湍流模型在流动阻力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湍流模型在计算流动阻力时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的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对湍流流动阻力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尼古拉兹实验,分别在紊流光滑管区和紊流粗糙管过渡区对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适用于紊流光滑管区;在紊流光滑管区,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在紊流粗糙管过渡区,标准k-ω湍流模型和SSTk-ω湍流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且随雷诺数增加偏差越来越大。该研究为k-ω湍流模型在流动阻力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邵杰李晓花郭振江刘瑞璟田晓亮
关键词:圆管
两相流动力型热管系统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泵源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系统在高效节能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分别以R410a,R22和R134a为循环工质对泵源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系统在不同充液率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泵能提高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利用率,且在相同驱动温差下,系统具有较大的最佳充液率范围,即51%~60%.43%~57%,43%~55%,在此范围内,管壁温度分布较为均匀,系统换热能力较强,换热能量变化较小.超出此范围后,系统性能与充液率呈S型衰减关系;与普通重力型热管相比,泵源动力型分离式热管具有更高的换热能力.该系统为隔离式低温换热器及基站用泵源型热管空调机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瑞璟王龙江王宗伟李晓花郭振江田晓亮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分离式热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