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怡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1篇虚构
  • 1篇虚构作品
  • 1篇意蕴
  • 1篇远去
  • 1篇知青
  • 1篇色彩斑斓
  • 1篇生育
  • 1篇世界观
  • 1篇视阈
  • 1篇重读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小说
  • 1篇立人
  • 1篇乱世
  • 1篇马桥词典
  • 1篇纪实小说
  • 1篇方言
  • 1篇父子
  • 1篇《马桥词典》

机构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金怡
  • 1篇王童
  • 1篇荀利波
  • 1篇丁莉华
  • 1篇杨剑龙
  • 1篇何霞
  • 1篇杨婷婷
  • 1篇侯迎迎
  • 1篇严静
  • 1篇黄丽英
  • 1篇曹越

传媒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广播电视...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方言视阈中色彩斑斓的马桥世界——重读《马桥词典》
2015年
通过《马桥词典》目录中收录的115个方言词汇,直观便捷地进入色彩斑斓的马桥世界,了解马桥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习俗,洞悉马桥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所秉持的和合世界观,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中马桥方言的独立与变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金怡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生活的真实录写——薛舒长篇非虚构作品《远去的人》研讨纪要
2015年
《远去的人》是上海70后女作家薛舒2014年发表于《收获》的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这部作品用纪实的笔调写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失智症)的父亲,作品运用充满了爱的纪实笔调,爱与痛交织。书中家庭的问题涉及了中国老龄社会的问题,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一种普遍性的重要意义。
杨剑龙荀利波王童薛舒曹越丁莉华杨婷婷严静孙羽程屠丽洁侯迎迎赵敏舟何霞金哲羽金怡黄丽英
关键词:文学评论纪实小说
乱世中的凄惶不安——论张爱玲的都市传奇
2018年
张爱玲曾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盛极一时,她以细腻的笔触和恋家般的深情描绘上海大都市,在作品中表现了弄堂里的普通人物身陷困境却成就不衰的传奇。由于童年和青年的不幸经历使张爱玲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包含着对经济不稳定的担忧、对光阴易逝的喟叹,以及个人置身于时代洪流中漂泊不定的凄惶。
金怡
关键词:传奇不安
简论韩少功《日夜书》的悲剧意蕴
2015年
韩少功在花甲之年重新回归知青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日夜书》,书中塑造了诸多知青形象和知青子女形象。不管是知青下放时代的艰辛悲苦,还是知青返城后的平庸悲凉,抑或是知青子女的脆弱悲哀,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命运都呈现出丰赡沉郁的悲剧意蕴。《日夜书》将观照视阈延伸至知青子女一代,拓展和深化了知青题材写作。作者圆融通达的人生观,使悲剧意蕴更沉郁深邃。
金怡
关键词:知青悲剧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简论鲁迅的父子观
2014年
鲁迅认为要改变国弱民愚的现状、实现思想的启蒙,就必须先从家庭关系着手,改变腐朽的传统父子观,建立起符合时代、适合人性的新型父子观。在现实生活中鲁迅亲身践行着自己所倡导的新型父子观。鲁迅对于父子观的高度关注皆基于他对国人人格的独立、人性的自由、中国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深挚期望。
金怡
关键词:立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