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江波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早三叠世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生物地层
  • 1篇双壳
  • 1篇双壳类
  • 1篇群落
  • 1篇壳类
  • 1篇古群落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童金南
  • 1篇李慧
  • 1篇张杰
  • 1篇任江波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湖北兴山峡口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及古群落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湖北兴山峡口剖面位于早三叠世中扬子碳酸盐缓坡较深水区域,是我国海相二叠系-三叠系典型剖面之一.根据该剖面下三叠统大冶组地层中双壳类的垂直分布,结合区域资料,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划分为4个生物地层单位,自下而上依次为:(1)Claraiastachei-C.griesbachi带;(2)Claraia concentrica-C.hubeiensis带;(3)Eumorphotis multiformis-E.in-aequicostata带;(4)Posidoniacircularis-P.cf.wengensis带.为了探讨生物群面貌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根据双壳类的产出特征及其赋存岩石的沉积特征,建立了3个化石群落:(1)Claraiaconcentrica-C.aurita群落;(2)Eumorphotisinaequicostata-E.multiformis群落;(3)Posidoniacircularis群落.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群落演替,反映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Dienerian期海水曾一度变浅,之后随着海侵的扩大,水体逐渐加深.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环境动荡,可能是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复苏过程延长的重要原因.
李慧童金南任江波张杰
关键词: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