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芳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脑梗死大鼠骨骼肌ATP酶及血清CK、LDH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从骨骼肌损伤标志酶的活性改变入手,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后骨骼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以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192±9)g,随机分为头针组、体针组、头针+体针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并应用Zea-Longa的5级评分标准对造模大鼠进行筛选。每组分别于针刺治疗后即刻、24 h、48 h股动脉取血离心,检测ATP酶、CK、LDH活性。结果 (1)模型组ATP酶活性在0h明显低于空白组(P<0.001),并与24h至48h之间回升;与模型组相比,头针加体针治疗组在0h(P<0.001),24h(P<0.01),48(P<0.05)小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针组在24h有显著性差异(P<0.001),增加ATP酶活性的作用达到峰值;头针组在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CK活性在48h明显高于空白组(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个针刺组中CK含量有明显变化,头针加体针治疗组在0h(P<0.05),24h(P<0.05),48h(P<0.01)差异均具有可比性;体针组在0h,48h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针组在24h有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组CK活性在0h、12h、48h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个针刺组中LDH含量均有明显变化,头针加体针治疗组在0h(P<0.01)、24h(P<0.05)均具有可比性,体针组在48h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针组在0h有显著性差异(P<0.01)。(4)头针+体针组与体针组在改变ATP、CK、LDH含量的变化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增加ATP酶活性,降低血清CK及LDH活性,提高骨骼肌有氧酵解,增加肌细胞膜通透性,减轻骨骼肌损伤。
- 张懿施静冯斯峰刘梅芳陈致宏杜福生
- 关键词:针刺骨骼肌ATP酶CKLDH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