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夺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帘线钢渗碳体溶解与饱和磁化强度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依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渗碳体的价电子结构,确定了含V、Mn渗碳体的稳定结构分别为θ-(Fe_(2.75)Mn_(0.25))C、θ-(Fe_(2.5)V_(0.5))C。计算θ-Fe_3C、θ-(Fe2.5V_(0.5))C和θ-(Fe_(2.75)Mn_(0.25))C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167.19、111.20和146.32A·m^2/kg。制备的不同V含量的未冷拉70和80级帘线钢的MS计算误差在0.18%~6.22%,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实测值符合较好。建立了渗碳体溶解的4阶段模型,得出了渗碳体溶解对未冷拉帘线钢MS的影响规律。帘线钢冷拉后MS的巨变表明:铁素体中Fe原子的平均原子磁矩和原子状态发生重大改变;计算发现其原子状态根据钢的成分与应变量,会从甲种(A)变成乙种(B)甚至丙种(C)杂化状态。
- 王红军刘宏玉徐红兵卢建夺柯明鹏
- 关键词:价电子结构稳定性饱和磁化强度帘线钢
- 电子在波导管中的输运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我们用量子散射矩阵方法,从数值上研究了宽窄宽量子线的结构常数和结构中杂质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的具体模型为有限截面的电子波导管.数值结果告诉我们模型中电子的透射几率对模型的结构常数非常敏感;并被吸引势或排斥势抑制着,而且随着势的绝对值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排斥势和吸引势的作用几乎相同.
- 侯阳来侯三林卢建夺
- 关键词:量子干涉
-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学生的角度——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10
- 2016年
- 中国的本科生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武汉科技大学近两年来的"全程综合导师制"实践,从学生的视角,选择典型专业班级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体面对面访谈,对导师制的了解、期望交流的方式方法、最希望得到的指导方面以及实施导师制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监评激励机制、受限制因素、单双向结合选择及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者关系展开了讨论。
- 刘宏玉朱磊覃宇戴凌骏马平均陈凯卢建夺张仁刚王登京侯阳来陈克亮
- 关键词:激励机制
- 用切割投影法探讨Cd-Yb二十面体准晶原子模型
- 2007年
- 在假定原子面为球形的情况下,采用切割投影矩阵得出准晶Cd-Yb三维空间的原子团簇,并与其近似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了第一层(无序)外,其余三层原子团簇均相吻合。
- 侯廷平温德志卢建夺
- 关键词:准晶团簇
- 析出相对塑料模具钢LJ338ESR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硬度仪、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塑料模具钢LJ338ESR经不同固溶和时效温度处理后的组织、硬度和腐蚀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1 000~1 090℃时,随固溶温度上升,合金元素及NbC更多地溶入基体中,使得组织的均匀性增加,水冷后马氏体量增加,导致硬度上升,而耐蚀性能增强。时效温度为300~450℃时,随温度上升,细小富Cu相形核并与基体形成共格bcc结构,共格应变能逐渐增大,导致硬度上升,而耐蚀性能减弱;当时效温度为450~600℃时,随温度上升,富Cu相逐渐由共格过渡到非共格态,共格应变能降低,导致硬度下降,而耐蚀性能增强。600℃形成的逆变奥氏体进一步提高了耐蚀性。
- 柯明鹏刘宏玉贺吉白李民华方皓彦卢建夺
- 关键词:模具钢固溶时效耐蚀性能
- 帘线钢等温和控冷过程氧化铁皮的形成被引量:3
- 2015年
- 制备了80级帘线钢盘条在900℃空气等温5、8、12和16min以及900℃等温后分别以4、12和(4+12)℃/s的冷速冷却形成的氧化铁皮。用激光拉曼光谱仪确定了氧化铁皮是由FeO层、Fe3O4层和极少量的Fe2O3层组成。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氧化铁皮的形貌、各层厚度和钢基体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由于氧化铁皮中产生了CO和CO2气体,900℃空气等温形成的氧化铁皮,除5min的样品外,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或孔洞;随等温时间的延长,FeO中不断析出先共析Fe3O4,FeO层的急剧增加导致氧化铁皮总厚度增加。随冷速的提高,FeO层及氧化皮总厚度减少,钢基体中索氏体含量增多。以12℃/s冷却形成的氧化铁皮和基体组织,既有利于机械剥壳,又有利于盘条冷拉拔。
- 林冲刘宏玉王红军徐红兵卢建夺
- 关键词:索氏体
- 合金渗碳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依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建立"实际晶胞模型",采用统计法计算合金元素M(Cr、V、W、Mo、Mn)取代渗碳体(θ-Fe_3C)不同位置和数目的 Fe^1、Fe^2后的价电子结构.定义稳定性因子P并讨论分析不同位置、数目和类型的Fe原子被M取代后,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晶格电子密度、原子键对称性和键能,对稳定性有重要影响;M取代Fe^2比取代Fe^1稳定,Cr、Mo、W、V成对取代2、3或6、7位置的2个Fe^2最稳定;合金渗碳体的稳定性按W、Cr、V、Mo、Mn的顺序递减.
- 王红军刘宏玉卢建夺林冲徐红兵
- 关键词:稳定性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