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锋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亚磷酸
  • 1篇亚磷酸二乙酯
  • 1篇乙酯
  • 1篇羽扇豆
  • 1篇羽扇豆醇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酸铜
  • 1篇牛蒡
  • 1篇牛蒡子
  • 1篇牛蒡苷
  • 1篇牛蒡苷元
  • 1篇瓢虫
  • 1篇青虫
  • 1篇苷元
  • 1篇茯苓
  • 1篇胡萝卜苷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机构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江西仁明医药...

作者

  • 4篇唐万侠
  • 4篇吴晓锋
  • 2篇张树军
  • 2篇李桂芹
  • 1篇齐海燕
  • 1篇赵明
  • 1篇张文治
  • 1篇彭磊
  • 1篇高万寿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乙膦酸铜的合成方法研究
2015年
以三氯化磷,无水乙醇和硫酸铜为原料,在氯仿做溶剂的条件下,经3步反应合成了二乙膦酸铜,确定最佳复分解反应条件为:亚膦酸乙酯铵与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8 h,收率为90.7%。目标产物的结构以红外光谱表征。
李桂芹吴晓锋彭磊唐万侠
关键词:亚磷酸二乙酯
白屈菜提取液的杀虫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乙醇(Et OH)对白屈菜全草进行提取,再将浓缩后的提取液分别用正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梯度萃取,研究所得到的3种萃取物对菜青虫,蚜虫和瓢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药液对菜青虫和蚜虫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而对瓢虫的杀死率均小于50%。
唐万侠吴晓锋高万寿李桂芹齐海燕张树军
关键词:白屈菜杀虫活性菜青虫甘蓝蚜瓢虫
牛蒡子花序苞片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牛蒡子Fructus arctii花序苞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牛蒡子花序苞片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isofouquierol(2)、(22E)-5α,8-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3β-hydroxy-21,22-epoxyursa-20(30)-en(4)、3β,21β-二醇-20(30)-烯-蒲公英甾烷(5)、齐墩果酸(6)、牛蒡苷元(7)、carthamogenin(8)、咖啡酸(9)、4(14)-桉烯-8α,11-二醇(10)、monogynol A(11)、羽扇豆醇(12)。结论化合物2、3、5、6、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唐万侠吴晓锋赵明张文治张树军
关键词:牛蒡子牛蒡苷元羽扇豆醇胡萝卜苷
茯苓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1:利用PC12细胞测定生理活性,以萃取物的生理活性为导向,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茯苓的Me OH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光谱数据解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得到了7个羊毛甾烷型三萜化合物,分别为多孔蕈酸C(1),去氢松苓酸(2),茯苓酸(3)氢化松苓酸(4)去氢松苓酸甲酯(5)去氢茯苓酸(6)和土莫酸(7)。化合物1,2,5~7在0.3~30.0μM浓度范围内,对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12细胞显示出神经伸展促进活性。同时,构效关系讨论结果表明7位和9位上连接的二烯键是这类化合物显示活性的关键基团。
李桂芹吴晓锋唐万侠
关键词:茯苓构效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