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颖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结构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阴极
  • 1篇针状
  • 1篇针状铁素体
  • 1篇韧化
  • 1篇塑性
  • 1篇铁素
  • 1篇铁素体
  • 1篇涂层
  • 1篇强韧化
  • 1篇强韧化机制
  • 1篇物相
  • 1篇物相组成
  • 1篇细晶
  • 1篇细晶强化
  • 1篇相变
  • 1篇相变诱发塑性
  • 1篇相组成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束辅助
  • 1篇离子束辅助沉...

机构

  • 3篇长春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吴化
  • 3篇姜颖
  • 1篇刘云旭
  • 1篇韩英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空心阴极辅助多弧镀(Ti,Al)N涂层物相组成及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空心阴极离子束辅助多弧离子镀技术,通过变换靶材中Ti-Al比例(Al含量分别为30 at%、50 at%和70 at%)沉积了(Ti,Al)N涂层。利用XR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材料表面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等检测了涂层的质量和性能。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表面粗糙度、摩擦系数和硬度、以及涂层的耐高温性能等随靶材成分比例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靶材中Al含量为50 at%时,沉积层相组成以Ti_(1-x)Al_xN为主,涂层粗糙度和摩擦系数最小,分别为0.3188和0.6074,而硬度值最高,为34.19 GPa;加热温度低于800℃时涂层物相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900℃时涂层产生开裂基体被氧化;空心阴极离子束辅助沉积时能够形成"混合界面",并减轻涂层表面"大颗粒"现象。
吴化尤申申姜颖
关键词:离子束辅助沉积(TI,AL)N涂层相组成
含钒20MnSi钢控轧控冷后的强韧化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仪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自行设计的20MnSi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性能取决于钢组织中原奥氏体晶粒的细化、弥散质点V(CN)的析出、珠光体片间距的减小和渗碳体片的变薄、以及珠光体数量的减少;此外,控轧控冷为20MnSi钢组织转变创造了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特殊条件,在铁素体基体上析出了细小且相互交错分布的针状铁素体,与平衡相铁素体相比较,它的形貌和结构特点对铁素体晶粒的塑性变形和微裂纹的扩展都会造成阻碍,因此,能够较好的改善钢的强韧性。
吴化姜颖
关键词:控轧控冷工艺细晶强化针状铁素体
超级贝氏体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TRIP效应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超级贝氏体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应力诱发相变及对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设计试验钢60Mn2Si Cr,经900℃完全奥氏体化保温30 min,在260℃盐浴炉中等温处理12 h后,将试样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加载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meter,XRD)和拉伸试验机等仪器设备对加载前后的样品,分别进行显微组织形貌观察和相组成的定性定量检测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等温处理后样品的显微组织为超级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BF+残余奥氏体AR),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9.4%,其含碳量为1.296%;经加载后试样显微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下降至6.1%,含碳量达1.439%;钢的强塑积提高近20%。这说明等温处理获得超级贝氏体组织的钢,经施加载荷给予应力作用,显微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即超级贝氏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能够通过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的产生,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吴化姜颖尤申申韩英刘云旭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