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莺

作品数:2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唾液
  • 12篇唾液腺
  • 8篇病理
  • 7篇肿瘤
  • 7篇腺样
  • 7篇临床病理
  • 6篇多形
  • 6篇多形性
  • 6篇腺样囊性癌
  • 6篇临床病理特征
  • 6篇囊性
  • 6篇囊性癌
  • 6篇病理特征
  • 5篇唾液腺腺样囊...
  • 5篇腺瘤
  • 4篇蛋白
  • 4篇预后
  • 4篇腺癌
  • 4篇免疫
  • 3篇定位装置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6篇张莺
  • 20篇李江
  • 16篇顾挺
  • 15篇田臻
  • 13篇张春叶
  • 9篇王丽珍
  • 9篇夏荣辉
  • 8篇胡宇华
  • 4篇王敏
  • 4篇孙晶晶
  • 3篇汪洋
  • 3篇石超吉
  • 2篇张志愿
  • 2篇李蕾
  • 1篇汪洋

传媒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及构建方法
一种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系,对取自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传代至P30,而构建获得细胞系,保藏于CCTCC,编号为CCTCC NO:C2023340。本发明的CAFs细胞系,为临床唾液腺...
田臻李江陈宛灵顾挺张春叶张莺薛俊青
应用WGCNA分析挖掘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关键节点基因及通路
2024年
目的: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WGCNA,挖掘唾液腺多形性腺瘤(PA)恶变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ex-PA)过程中的核心驱动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收集PA、Ca-ex-PA患者肿瘤及癌旁唾液腺的新鲜标本各5例,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筛选PA与瘤旁唾液腺组、Ca-ex-PA与癌旁唾液腺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取PA、Caex-PA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WGCNA分析,获得与PA恶变相关的基因群体。结果:测得良、恶性肿瘤共有差异表达基因426个,通过WGCNA得到的4个模块中,包含78个基因与恶性肿瘤表型相关。其中评分最高的EFNA3基因表达程度与高组织学分级的腺癌亚型显著相关(P<0.05)。结论:WGCNA能有效筛选出与PA恶变相关的核心驱动基因,EFNA3过表达可能与PA恶变有关,其作为预后评估和治疗靶点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汪洋张春叶胡宇华顾挺张莺项美娟田臻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唾液腺多形性腺瘤
切缘定位装置在冷冻制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切缘定位装置和传统方式制作冷冻切片时的时间和效果,分析切缘定位装置在多切缘同时送检时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23年6月1-3日间行手术且需要行术中...
顾挺张莺钱佳骏薛俊青刘胜楠王敏胡宇华张春叶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涎腺微分泌性腺癌(microsecretory adenocarcinoma,MSA)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对该新型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确诊为MSA的病例,并通过病理复片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间的多形性腺癌和非特指腺癌病例筛选可能误诊的MSA病例。对所有确诊MSA病例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收集到4例MSA,其中2例从多形性腺癌中筛选出来。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3岁(37~67岁)。3例发生于腭部,1例发生于颊部。临床表现为逐渐生长的无痛性肿物。肿瘤普遍较小,最大径为0.7~1.8 cm不等,平均1.2 cm。镜下见肿瘤无包膜,呈侵袭性生长。肿瘤细胞体积较小、形态温和,立方状、扁平状,排列呈微囊及腺管状。囊腔内见嗜碱性分泌物。肿瘤巢之间为黏液纤维间质。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弥漫或部分表达细胞角蛋白7、S-100蛋白、SOX10、p63和波形蛋白;p40、Mammaglobin、Calponin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低(1%~3%)。4例MSA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实存在SS18基因重排,其中2例经靶向RNA二代测序检测到MEF2C::SS18融合基因。4例患者均行单纯的手术切除,未行其他辅助治疗。随访3例,随访时间2~203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和造成患者死亡。结论涎腺MSA是一种新型且罕见的低级别肿瘤,具有独特且较一致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学改变。形态不典型或发生高级别转化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SS18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
孙晶晶张莺王敏夏荣辉田臻李江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癌基因重排
唾液腺非乳腺样分泌癌中乳腺球蛋白的表达及ETV6基因重排
2016年
目的 :分析乳腺球蛋白(mammaglobin,MMG)在唾液腺非乳腺样分泌癌中是否存在表达,以及有表达者是否存在ETV6基因分离,以评价MMG及ETV6基因检测在唾液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5例唾液腺非乳腺样分泌癌(包括20例腺泡细胞癌,10例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6例唾液腺导管癌,9例囊腺癌,6例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14例黏液表皮样癌,1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16例腺样囊性癌)行MM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分析阳性染色的病例。结果:29/95例病例出现MMG阳性表达,其中17例为MMG强阳性,包括4/6例唾液腺导管癌、4/6例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4/9例囊腺癌、3/8例恶性多形性腺瘤(腺癌)、1/10例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1/4例高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全部29例MMG阳性肿瘤经FISH检测,均未发现ETV6基因分离。结论:MMG在部分非乳腺样分泌癌中阳性表达,尤其在唾液腺导管癌、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囊腺癌中有较高比例的强阳性表达,但MMG阳性表达的非乳腺样分泌癌均不存在ETV6基因分离,提示MMG在鉴别诊断中作用有限,必要时还需辅助分子检测。
孙晶晶田臻王丽珍张春叶张莺李江
关键词:乳腺球蛋白唾液腺肿瘤
高级别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唾液腺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可分为低、中、高级别。高级别黏液表皮样癌(High-grade mucoepidermoid ...
张莺徐声铭李江
p16/ki-67蛋白双染检测法在HPV阳性口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HPV阳性口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提高HPV检测阳性准确率的最优指数,优化临床HPV阳性口咽癌的诊断方法。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口咽癌的病例153例,选择HPV ...
张莺王丽珍
p16/Ki-67蛋白双染检测法在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口咽部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口咽部鳞状细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HPV检测阳性准确率的最优指数。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自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诊断为OPSCC的患者153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23例,年龄(58.6±10.0)岁。选择HPV RNA原位杂交法为金标准判断其HPV状态。对所有患者行p16免疫组织化学法、p16/Ki-67蛋白双染法检测及预后分析,并以p16/Ki-67双阳性指数20%、40%、60%为阈值,分别与HPV RNA原位杂交法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153例OPSCC患者中HPV阴性114例,HPV阳性39例,OPSCC患者的HPV感染率为25.5%(39/153)。单一的p16阳性患者仅58.1%(36/62)为HPV阳性,且无法区分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p16/Ki-67双阳性指数为40%时,HPV诊断能力最高(灵敏度=86.8%,特异度=94.8%,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5.6%,曲线下面积=0.897),且p16/Ki-67双阳性指数<40%与≥40%的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与p16单染相比,p16/Ki-67蛋白双染法可提高HPV阳性诊断准确率,且以双阳性指数40%为阈值判断HPV状态时对HPV阳性OPSCC的诊断最准确。相对于单一的p16染色,p16/Ki-6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HPV。
张莺顾挺钱佳骏薛俊青刘胜楠王丽珍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KI-67抗原蛋白P16口咽肿瘤
唾液腺癌中断裂探针非典型信号发生频率及信号类型——对传统荧光原位杂交(FISH)判读方法的补充
目的:大多数唾液腺癌都有其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尤其是基因重排,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重排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总结及分析唾液腺癌中断裂探针非典型FISH信号发生频率及主要信号类型...
孙晶晶张莺钱佳骏顾挺薛俊青李江
三级淋巴结构与头颈部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CD8阳性浸润细胞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2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为HNSCC的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20、CD3、CD21、PNAd、PD-L1和CD8表达。通过综合阳性评分,评估PD-L1表达水平;通过Caseviewer软件,计算CD8阳性细胞的浸润度和浸润比例。采用SPSS25.0软件包统计分析TLS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PD-L1表达、肿瘤免疫微环境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2例HNSCC患者中,TLS阳性率为41.7%(30/72)。年龄<58岁的患者,TLS阳性率显著高于≥58岁的患者(P=0.004),TLS状态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PD-L1高表达组,TLS阳性率显著高于PD-L1低表达组(60.7%∶29.5%,P=0.014)。TLS阳性HNSCC病例的CD8阳性细胞浸润度和浸润比例,显著高于TLS阴性HNSCC病例。PD-L1高表达组和TLS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总生存率。结论:HNSCC中,TLS阳性率与PD-L1表达、CD8阳性细胞浸润度和浸润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且TLS阳性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TLS阴性组患者,提示TLS与HNSCC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免疫治疗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薛俊青张莺胡宇华李江夏荣辉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