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分枝杆菌PhoP/PhoR基因重组穿梭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构建结核杆菌PhoPR双组分系统PhoP、PhoR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pMV361-PhoP、pMV361-PhoR并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基因组DNA为模版,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PhoP、PhoR基因编码序列,先克隆于T-Vector pMD19(Simple),再亚克隆至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MV361,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所得的阳性克隆子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MV361-PhoP、pMV361-PhoR,通过PCR及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的PhoP、PhoR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经过PCR及双酶切鉴定,表明PhoP、PhoR基因均成功插入了pMV361穿梭载体。由此可知,成功构建了重组穿梭质粒pMV361-PhoP、pMV361-PhoR,为进一步研究PhoPR双组分系统奠定了基础。
- 梁晨姜晓霞张锋王霞吴芳章乐吴江东张春军张辉樊超庄睿李文娟张万江
- 关键词:结核杆菌PHOP
- 不同毒力结核杆菌对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铁蛋白及铁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分别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后铁蛋白(Fn)和铁转运蛋白(FPN)表达量及其时相性变化。方法:利用制备的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以下简称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以下简称BCG)菌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于第1、3、5、7、9、11、13、15天,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获取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感染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中Fn和FPN的表达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述时间点各组感染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的表达量。结果:用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结果显示:于模型建成后第7、9、11天,H37Rv株组与BCG组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量明显减低,并且于第7天时表达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P的表达,结果显示: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菌株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后,各感染组内小鼠肺泡巨噬细胞FPN随处理时间延长表达逐渐降低;于感染第5天开始下降明显,第7、9天最低。H37Rv株组和BCG组表达接近,于第5、7、9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PN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杆菌感染导致巨噬细胞内Fn与FPN的表达均降低,并且感染巨噬细胞Fn和FPN的表达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强弱关系无相关性。
- 庄睿王霞张锋宝音章乐吴芳吴江东张春军张辉李文娟梁晨樊超张万江
- 关键词:结核杆菌铁蛋白
- 卡介苗菌株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a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研究
- 2014年
- 分别以卡介苗菌株(BCG)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37Ra)为受体菌,制备上述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同时通过优化细菌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探索出制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摸索出制备BCG和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条件:在对数生长期的两亲本菌株,经0.01 mol/L EDTA,0.01%β-巯基乙醇溶液预处理;酶解浓度为12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为5 h,可制备出活性较高的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由此可知,成功制备了BCG与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并能在高渗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该两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 樊超姜晓霞张锋王霞吴芳章乐吴江东张春军张辉梁晨庄睿李文娟张万江
- 关键词:原生质体制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