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良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寄生
  • 3篇钩介幼虫
  • 2篇眼斑拟石首鱼
  • 2篇石首鱼
  • 2篇种鱼
  • 2篇包囊
  • 1篇代谢
  • 1篇底质
  • 1篇血液生理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密度
  • 1篇鱼油
  • 1篇脂肪
  • 1篇脂肪代谢
  • 1篇脂肪酸
  • 1篇稚贝
  • 1篇鳃丝
  • 1篇三角帆
  • 1篇三角帆蚌
  • 1篇添加量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阴市水产指...

作者

  • 5篇华丹
  • 5篇闻海波
  • 5篇顾若波
  • 5篇徐良
  • 5篇马学艳
  • 4篇徐跑
  • 4篇金武
  • 2篇邹军
  • 1篇张呈祥

传媒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寄主鱼的人工筛选及寄生包囊形成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选取16种鱼类,对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钩介幼虫寄主鱼进行人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仅在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上获得变态发育的稚蚌,寄生变态率为(49.6±9.4)%,但是过量寄生将导致淡水石首鱼的死亡。除眼斑拟石首鱼(Soiaenops ocellatus)外,寄生在其他14种淡水鱼类均不可能实现钩介幼虫的变态。进一步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钩介幼虫可在与淡水石首鱼同科的眼斑拟石首鱼鳃丝寄生并形成完整的包囊,且在大规格鱼体形成包囊的速度明显快于幼鱼。但在寄生和淡水低渗双重胁迫下,眼斑拟石首鱼出现极高的死亡率,提示应进一步开展淡化驯养以提高眼斑拟石首鱼寄生后的成活率。其中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小口黑鲈(Micropterus dolomieu)、蓝鲶(Ictalurus furcatus)寄生后1—2d内脱落的幼虫几乎全部死亡,推测3种鱼体中可能存在紫黑翼蚌幼虫的致死因子。综合研究表明:紫黑翼蚌是目前发现对寄主鱼选择性最为专一的蚌类,而眼斑拟石首鱼具有作为替代寄主鱼的潜能。
闻海波马学艳徐跑张呈祥徐良金武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眼斑拟石首鱼
背角无齿蚌在4种鱼上的寄生效果及早期稚贝的生长被引量:2
2016年
选用鳙鱼、黄颡鱼、罗非鱼和鲤鱼作为背角无齿蚌的寄主鱼,对寄生效果进行分析,并对罗非鱼寄生变态发育脱落早期(6 d)、高峰期(9 d)、后期(12 d)的稚蚌及黄颡鱼寄生变态脱落高峰期(10 d)的稚蚌进行了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鳙鱼的平均寄生量达833只/尾,黄颡鱼842只/尾,罗非鱼2 872只/尾,鲤鱼728只/尾;不同时期脱落的钩介幼虫的存活率和壳长均无差异,早脱落和晚脱落对后期生长没有影响。综合寄生量及变态率,罗非鱼是最适合作为人工繁殖背角无齿蚌的寄主鱼。
徐良马学艳闻海波邹军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关键词:背角无齿蚌钩介幼虫
鱼油添加量对眼斑拟石首鱼生长、脂肪代谢与血液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增加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筛选适宜而有效的鱼油添加量,在等氮等能饲料基础上添加不同含量的鱼油(4%、7%、9%),饲喂3组体质量为(43.40±6.40)g的眼斑拟石首鱼,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30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试验结束后测定3个鱼油添加量水平对鱼体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鱼油4%和7%的试验组鱼体存活率、体长、增重率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4%鱼油添加组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与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鱼体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鱼体肠道脂肪酶(LPS)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等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添加鱼油水平呈正相关;4%和7%鱼油添加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而4%鱼油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甘油三酯含量则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3组的总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4%鱼油添加组DPA和DHA含量分别为(226.72±27.74)、(2470.31±293.51)mg/L,是未添加鱼油的2倍水平,但4%和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过量脂肪(鱼油过多)会抑制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并抑制脂肪代谢相关酶,加速肝脏脂肪沉积;在饲料总脂肪8.21%条件下,即添加4%的鱼油(DHA含量24%)可以显著增加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DHA和DPA含量。
徐良闻海波孙光兴马学艳金武华丹顾若波徐跑
关键词:眼斑拟石首鱼鱼油脂肪代谢脂肪酸
饵料、底质与养殖密度对紫黑翼蚌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寻找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合适的饵料、底质和养殖密度以提高紫黑翼蚌稚蚌成活率。【方法】本文分三部分研究了饵料与底质、不同处理方式饵料、养殖密度对早期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一部分测试了饵料与底质对稚蚌的影响;第二部分测试了投喂2种不同处理的微拟球藻对稚蚌的影响;第三部分测试了养殖密度对稚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A1、A2组的稚蚌生长较快,壳长、壳高均显著高于A3组(P<0.05);而A1、A2组的壳长、壳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B1、B2组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壳长、壳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C1、C2、C3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1、C2组稚蚌生长率显著高于C3组(450只/箱)(P<0.05)。【结论】黄泥和塘泥底质对紫黑翼蚌稚蚌成活及生长无显著影响,而添加微拟球藻能显著提高稚蚌成活,促进稚蚌生长发育,投喂破壁和未破壁的微拟球藻对稚蚌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适宜的稚蚌养殖密度为300只/箱。本研究结果对我国紫黑翼蚌苗种的规模化培育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马学艳徐良闻海波金武徐跑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饵料底质成活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包囊在3种鱼鳃丝上的形成规律被引量:2
2017年
为揭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钩介幼虫寄生包囊的形成规律,选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鲤Cyprinus carpio和二次寄生黄颡鱼P.fulvidraco 3种鱼鳃丝为寄主,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寄生试验,分析了不同宿主对钩介幼虫发育的影响,并对钩介幼虫在3种宿主鱼鳃丝上形成包囊的时间、寄生数量、包囊形成位置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水温(24±1)℃时,寄生于黄颡鱼鳃丝上的钩介幼虫第7天首次开始脱落稚蚌,第8天为脱落高峰期,直至第12天才从鱼体脱落完全;寄生于鲤鳃丝上的钩介幼虫在第4天就脱落完全且没有发现稚蚌。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首次寄生在黄颡鱼鳃丝基端3 h形成包囊,6 h幼虫在整片鳃丝形成包囊;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鲤鳃丝不能完全形成包囊;在二次寄生黄颡鱼鳃丝基端5 h形成包囊,8 h幼虫在整片鳃丝形成包囊,且三角帆蚌钩介幼虫首次寄生在黄颡鱼鳃上的寄生数量多于二次寄生黄颡鱼和鲤鳃上的寄生数量;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丝,很少寄生在鳃耙和鳃弓。
邹军张呈祥闻海波马学艳徐良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