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达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短节段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胸椎
  • 1篇腰段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牵引复位
  • 1篇椎骨
  • 1篇椎关节突关节
  • 1篇脱位
  • 1篇下颈椎
  • 1篇下颈椎骨折
  • 1篇下颈椎骨折脱...
  • 1篇临床治疗分析
  • 1篇节段
  • 1篇颈椎
  • 1篇颈椎骨
  • 1篇颈椎骨折

机构

  • 2篇大理学院附属...

作者

  • 2篇方达
  • 1篇朱斌
  • 1篇陈新
  • 1篇丁辉耀
  • 1篇李绍波
  • 1篇杨开舜
  • 1篇孟庆存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35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X射线、CT平扫及重建、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资料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估,对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复位,据复位情况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其中3例在手术室全身麻醉下加大牵引质量复位成功。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术后X射线随访提示:颈椎序列、椎体高度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评级平均约提高1级以上。植骨4-6个月融合,无内置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根据复位情况及损伤类型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陈新杨开舜孟庆存方达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椎关节突关节骨牵引复位法
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组(40例)与非融合组(25例)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的丢失度数、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并发症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腰背痛程度。6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6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65例患者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每例患者2次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丢失,且非融合组丢失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组发生螺钉退出2例,无一例发生断钉、断棒;非植骨融合组螺钉退出3例,内固定断裂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7)。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方达李绍波丁辉耀朱斌
关键词:骨移植胸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