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媛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视网膜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尿病大鼠视...
  • 1篇黏附分子
  • 1篇网膜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细胞间黏附分...
  • 1篇激酶
  • 1篇PK
  • 1篇C/N
  • 1篇ICAM-1...

机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文亮
  • 1篇丁延宁
  • 1篇朱媛
  • 1篇张小玲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经由PKC/NO上调ICAM-1表达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上调一氧化氮(NO)含量,促使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升高的信号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大鼠PKC抑制剂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应用Western-blot检测VEGF及ICAM-1蛋白含量。结果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EGF、NO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0.05)。应用PKC抑制剂24 h,视网膜组织中VEGF、NO含量明显下降,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ICAM-1含量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ICAM-1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P<0.01)。而应用PKC抑制剂24 h,I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二甲基亚砜对照组(P<0.01)。VEGF、NO、ICAM-1的含量在二甲基亚砜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ICAM-1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通过VEGF/PKC/NO这一信号通路完成的。
张小玲丁延宁朱媛文亮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蛋白激酶C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