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燕 作品数:9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基于Moldflow和Taguchi方法的汽车长饰条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3 2017年 运用Moldflow软件,结合Taguchi方法,分析在注塑过程中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对汽车长饰条变形量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模具温度为70、熔体温度为260、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80%、保压时间为10s是最佳注射工艺参数。优化后翘曲变形量为1.214mm,比优化前降低了37个百分点。经过试模,得到了高达93%以上的尺寸合格率。 杨燕燕 向良明 庄瑞英 黄龙辉关键词:MOLDFLOW 注塑成型 仪表板横梁组件和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仪表板横梁组件和车辆。所述仪表板横梁组件(100)具有仪表板横梁(1)和连接到所述仪表板横梁(1)的端部处的旁侧板(2)用于与车身相连接,其中,在所述仪表板横梁(1)的端部处构造有纵向向外延伸的横梁管(3),... 向良明 杨燕燕文献传递 汽车出风口模具设计 2016年 为了提高出风口的制造质量,从保证运动件的结构精度要求出发,在Moldflow模流分析及模具设计方面对出风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详述了在模具制造前期如何利用Moldflow优化浇口设计,控制零件变形。为了提高出风口精度,采用可随时研配的单镶块设计。针对出风口模具常用的油缸滑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油缸设计选择方式,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应用在出风口叶片模具中的定模斜顶结构,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出风口的零件运动精度。 余钦 杨燕燕 向良明 朱兴建关键词:出风口 MOLDFLOW 软触感零件的工艺优化及SCFI应用研究 2022年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通过对内饰软触感零件的现有工艺研究,设定目标,普氏分析优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成型方法——SCFI(Skin Chemical Foaming Injection),表皮自发泡注射工艺。将SCFI成功地在某车型上进行了试验应用,实现了目标触感,满足客户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汽车内饰表皮零件提升软触感提供了参考。 杨燕燕 向良明 朱晓军关键词:表皮 内饰 基于创新模具技术及规范的汽车零部件开发 成薇 向良明 徐以国 胡执中 周淑渊 杨燕燕 唐 泛亚组建专业模具团队,进行创新项目孵化及项目开发中的技术革新。通过跨界、移植、引入、杂交等创新手段,孵化的各类新技术;开发总结并探索项目开发中的技术革新,表性技术小批量模具技术、前期同步工程DFM、工程更改技术方案制定等...关键词: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3D纹理效果在汽车内饰软质零件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软质零件对提升汽车内饰感知质量和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传统的软质零件通常会采用激光打孔及打印实现一定的纹理效果,但此种方式缺少立体凹凸美感。将基于目前的表皮搪塑工艺、FIP发泡,以仪表板中嵌作为实物载体,通过设计不同款式的A面造型特征及宽深比例、不同的零件结构等,研究表皮的拉伸比例、发泡层壁厚与触感的关系等,以及在实物试模验证的基础上获取3D凹凸纹理效果的皮革软包覆的工艺可行性以及各种最优工艺。 孔君丽 杨燕燕 金舸关键词:3D纹理 搪塑 激光雕刻在汽车皮纹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介绍了一种先进激光雕刻技术原理以及基本工艺操作,并且运用刀具运动时具有的粘滑现象,对皮纹的形状进行了的优化分析,得出凸形状的皮纹结构既能降低皮纹的光泽度又能降低皮纹的损伤程度,而相比于化学蚀刻,激光雕刻能够更好地加工细微的凸结构得到优质的皮纹结构,可设计性更强,可靠性也更好。 杨燕燕 裘洲通 张华仪表板超薄表皮注射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针对仪表板表皮这类大塑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表皮成型方法——超薄表皮注射成型工艺。根据超薄注射成型要求对表皮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选择适用于该成型方法的最优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注射压力优化、表皮壁厚控制、外观质量等研究超薄表皮注射成型的最优工艺以满足塑件的外观性能等需求。最后通过实际注射成型塑件,验证了超薄表皮注射成型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杨燕燕 成薇 向良明 周淑渊关键词:仪表板表皮 模流分析 塑料仪表板横梁的设计与成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向良明 杨燕燕 周淑渊关键词:注塑成型 熔接痕 MOLDFLOW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