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及分子分型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粪便、禽肉类等样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及同源性。方法对2016年5—12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禽畜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菌株经镜检和生化鉴定后再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子分型。最后应用Bio 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5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12.2%,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53份来自食品和外环境样品分离出14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26.4%,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分离率为57.1%(8/14),来自不同超市样品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为11.1%(4/36)。18株菌呈现15种PFGE带型,其中来自市场1的3株菌株带型完全一致,且与病例1只有一条带的差异;来自市场2与病例5的带型完全一致且与病例4的带型只有一条带的差异。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感染可能是由于食用了来自市场未煮熟的食物或接触了来自市场被空肠弯曲菌污染的食物,农贸市场存在空肠弯曲菌的交叉污染,该地区空肠弯曲菌呈现多样性。 金玉娟 洪敏丽 吴洁 陈应坚 杨慧 黄飞雁 刘渠 甘莉萍关键词:空肠弯曲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深圳市龙岗区2017年手足口病病原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分子特征,为制定本区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辖区哨点医院收集的CVA16及EV71核酸阳性样本的病毒VP1区基因进行扩增,产物回收并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不同序列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应用MEGA 6. 0软件,以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3 443例,发病率为304. 83/10万。测序获得26份EV71及27份CVA16的VP1基因序列,基因特征分析显示龙岗区EV71序列均属C4a亚型,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龙岗区CVA16可分为本地流行主分支B1b基因亚型和东南亚流行次分支B1a基因亚型。结论 2017年间,龙岗区CVA16与EV71病原存在多个进化分支,需及时对病原的基因型数据进行更新。 周健明 邓义州 洪泽涛 洪敏丽 金玉娟 刘渠 李静媚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 系统进化树 2014—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活禽市场禽流感监测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并对2014年龙岗区首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A/human/Shenzhen/Longgang01/2014)进行序列分析,为疫情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深圳市龙岗区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以及H5、H7N9和H9亚型核酸,应用MEGA 5.0和DNASTAR软件对病毒核苷酸编码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NA基因重要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3年的禽流感病毒核酸(H5,H7N9和H9)检出率分别为18.73%(133/710)、35.93%(318/885)及28.37%(237/860);各区域外环境中均存在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龙城阳性率最高,为45.67%;监测禽流感病毒在不同标本间的分布,结果显示,存放鸡肉产品的托盘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46.18%。病毒检出的月份分布显示,禽流感阳性检出率在11月、12月、1月高于其他月份。进化树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存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关系,Longgang01株的NA基因与同年深圳毒株A/human/Shenzhen/SP16/2014在同一进化分支,从NA蛋白酶活性中心及其相关位点氨基酸分布分析可见,该毒株未发生明显的变异,符合我国大陆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点。结论深圳市龙岗区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应重点加强该环境监测,并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李静媚 邓义州 洪泽涛 洪敏丽 金玉娟 周健明关键词:活禽市场 禽流感 2017—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情况。方法通过现场环境监测(照度、噪声等)和微生物(细菌总数)检验方法,对龙岗区2017—2021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连续监测。结果2017—2021年各医疗机构共采样42350件,合格样品40556件,总体合格率95.76%;其中市级医院消毒合格率最高。门诊部和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1.420,P<0.001);空气(χ^(2)_(趋势)=36.391,P<0.001)、物体表面(χ^(2)_(趋势)=12.571,P<0.001)、医护人员手(χ^(2)_(趋势)=16.289,P<0.001)合格率逐年上升;洁净室环境指标中,静压差合格率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3.177,P<0.001)。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较好。 赖妙儿 金玉娟 龙小莉 谢丽婷 陈永东 凌玲 蔡毓涵 洪敏丽关键词:医院感染 消毒质量 层流洁净手术室 腹泻病人和健康人群感染气单胞菌流行病学及耐药特征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2017-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腹泻病人及健康人群气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分析。方法对龙岗区2017-2018年采集的腹泻病人粪便及健康人群的肛拭子进行气单胞菌分离培养,分离出来的气单胞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cs 8.0进行聚类分析,并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628份样本(394份健康人群和234份腹泻病人)中分离出52株气单胞菌,检出率为8.3%。腹泻病人样本中气单胞菌分离率(11.1%)明显高于健康人群(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病人优势菌型为豚鼠气单胞菌(30.8%),其次为嗜水和维氏气单胞菌(均为26.9%);而在健康人群中分离率最高的是嗜水气单胞菌(38.5%)、其次为维氏气单胞菌(23.1%)和豚鼠气单胞菌(15.4%)。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和头孢唑啉(CFZ)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4.2%、86.5%和36.5%。嗜水气单胞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气单胞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株菌呈现11种耐药谱,最常见的耐药谱为AMP-AMS和AMP-AMS-CFZ,分别为42.3%和26.9%。44.2%气单胞菌对三种或四种抗生素耐药。除2株无法进行分型以外,50株菌株有48个PFGE带型。结论人群气单胞菌携带率较高,不同样品来源该菌优势菌型存在差异,建议将气单胞菌纳入常规的腹泻病原菌监测体系。气单胞菌不同地区、不同菌型耐药率存在差异,建议加强对气单胞菌耐药进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赖妙儿 洪敏丽 金玉娟 杨慧 杜文旗 洪泽涛关键词:腹泻病人 气单胞菌 耐药率 同源性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龙岗中心城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活禽与肉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1.76%,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60份食品和外环境的样品分离出21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5.00%,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阳性率为57.14%(8/14),来自不同超市的阳性率为25.58%(11/43)。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食品来源和人源的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或四环素全部耐药。人源菌株对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占16.67%。食品来源菌株中有47.62%对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作用,其中有9.52%的菌株对11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所分离的菌株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且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人源和食品来源的耐药谱相一致,应对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禽畜类养殖中的使用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并加强用药管理。 吴洁 金玉娟 刘丽红 陈应坚 洪敏丽 邹惠英关键词:空肠弯曲菌 耐药性 深圳市龙岗区2015—2022年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龙岗区2015—2022年哨点医院腹泻患者3358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结果龙岗区2015—2022年3358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73.3%)、腹痛(28.6%)、呕吐(16.6%)和发热(9.2%);4种病毒总阳性率28.3%(950/3358),2019年最高(40.0%);其中诺如病毒阳性率最高(17.8%),其次为轮状病毒(7.0%)、星状病毒(1.9%)和肠道腺病毒(1.5%);1月份病毒总阳性率(52.9%)、诺如病毒(25.4%)和轮状病毒(23.2%)阳性率最高;男性(28.6%)和女性(27.8%)病毒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轮状病毒阳性率(7.9%)高于女性(5.8%)、女性肠道腺病毒阳性率(2.0%)高于男性(1.1%);<5岁组总阳性率最高(37.1%),其次为40~49岁组(30.3%);<5岁组诺如病毒(25.5%)和轮状病毒(10.2%)阳性率最高。结论龙岗区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有季节流行和低龄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重点时期和场所的病原学监测。 李冯 杨慧 杜文旗 洪敏丽 徐李清 周健明 李静媚 金玉娟关键词: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2015—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方法按照GB/T 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利用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共采集样品102924份,检验合格99856份,总体合格率为97.02%。不同年份之间样本检测合格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7.01,P<0.05);公共场所空气、公共用具和茶具检测结果合格率分别为:98.00%、97.45%和97.94%,不同类型场所的检测结果合格率差异有卫生统计学意义(χ^(2)=856.37,P<0.05)。4个项目不同场所之间的合格率均有差异,分别为:细菌总数(χ^(2)=525.31,P<0.05)、大肠菌群(χ^(2)=421.99,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χ^(2)=500.90,P<0.05)和真菌总数(χ^(2)=140.43,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较好,未来仍有改善的空间。 赖妙儿 洪敏丽 凌玲 金玉娟关键词:公共场所 卫生状况 公共用品用具 2011-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2011—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为流感的精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9年龙岗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检测鉴定的相关数据,用Excel 2010及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哨点医院共报告就诊病例4 616 885例,流感样病例2 27 850例,年平均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4.94%,发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 935.16,P<0.01);病例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51.09%),不同年龄组流感样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955.37,P<0.01)。流感型别常年以甲型H1、H3、B-V和B-Y交替流行,其中,A(H1)在<15岁儿童中比例最高,>60岁老年人易感B-Y。2011—2019年共报告流感疫情暴发331起,集中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龙岗区流感病毒型别交替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儿童和老年人是流感高危人群,建议在每年流感高发季节之前加大对该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同时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流感防控和监测工作。 赖妙儿 许华文 金玉娟 陈应坚 周健明 杨慧 王琼瑶 洪敏丽 李静媚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病原学监测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和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调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荧光PCR法快速筛查食物中毒常见病原菌和病毒,沙门菌PCR阳性的病例标本和食物样品按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鉴定,分离出的菌株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发现病例14例,从10名病例标本和4份可疑食品中分离出14株肠炎沙门菌,PFGE聚类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均属同一克隆系。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进食了受肠炎沙门菌污染的三明治和肉松卷引起,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三明治等糕点制售门店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同类食品门店。 黄丽雯 李静媚 洪敏丽 陈永东 龙小莉 李辉关键词:食物中毒 肠炎沙门菌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