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丽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型胶原
  • 2篇鹿茸
  • 2篇梅花鹿
  • 2篇I型胶原
  • 1篇酸酶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磷酸酶
  • 1篇梅花鹿鹿茸
  • 1篇梅花鹿茸
  • 1篇花鹿茸
  • 1篇基质干细胞
  • 1篇骨髓基质
  • 1篇骨髓基质干细...
  • 1篇骨细胞
  • 1篇干细胞
  • 1篇OPG
  • 1篇RANKL
  • 1篇RUNX2

机构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北华大学

作者

  • 2篇曲晓波
  • 2篇罗速
  • 2篇李枫
  • 2篇张大方
  • 2篇王艳双
  • 2篇王秀丽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梅花鹿鹿茸I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选择诱导分化和促成骨的最佳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LP活性,并用改良Gomori法进行ALP染色,采用茜素红法进行钙化结节染色.采用RT-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RunX2 mRNA的表达,成骨标志物ALP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促进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降低,5~40 g·L-1的鹿茸Ⅰ型胶原抑制BMSCs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使ALP活性增加显著且促进钙化结节的形成.RT-PCR检测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上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而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则下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论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可以通过上调RunX2基因的表达诱导BMSCs向OB分化,且与浓度密切相关.
王艳双罗速张大方曲晓波李娜谭寅凤李枫王秀丽
关键词:CCK-8RUNX2ALP
梅花鹿茸I型胶原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梅花鹿茸Ι型胶原(SPC-Ι)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诱导法培养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设对照组(给予完全培养液)、诱导组(给予高糖-DMEM诱导液)、SPC-Ι(2.5、5、10 g/L)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给予含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各40 ng/mL的高糖-DMEM诱导液,条件培养7 d,每隔3天更换培养液补足药物质量浓度。经HE染色、抗酒石酸盐性磷酸酶(TRAP)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光光度计检测TRAP活性,RT-PCR法检测TR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破骨细胞组比较,SPC-Ι5、10 g/L组TRAP阳性细胞减少,TRAP活性降低,TRAP、RANK、RANKL基因的表达及RANK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质量浓度2.5、10g/L组OPG基因表达上调,RANKL/OPG的值减小(P<0.01),2.5 g/L质量浓度组的作用不显著。结论 SPC-Ι对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通过RANKL/OPG信号转导途径调控TRAP基因、RANK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王艳双罗速张大方曲晓波王秀丽谭寅凤李枫
关键词:破骨细胞RANK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