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瑞英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黑斑
  • 7篇黑斑病
  • 7篇斑病
  • 5篇甘薯
  • 3篇杀菌剂
  • 3篇甘薯黑斑病
  • 2篇杀菌剂防治
  • 2篇薯块
  • 2篇气候
  • 2篇人工气候
  • 2篇人工气候室
  • 2篇孢子
  • 2篇密闭环境
  • 2篇接种
  • 2篇接种方式
  • 2篇茎段
  • 2篇黑斑病菌
  • 2篇甘薯长喙壳
  • 2篇病菌
  • 2篇大田试验

机构

  • 9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王爽
  • 9篇张德胜
  • 9篇王永江
  • 9篇白瑞英
  • 8篇田雨婷
  • 8篇张振臣
  • 8篇乔奇
  • 4篇秦艳红

传媒

  • 2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农药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苦参碱与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及防效验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苦参碱在甘薯黑斑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平皿法测定苦参碱与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异菌脲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通过制剂现混处理茎段的方法对增效配比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苦参碱可有效抑制甘薯长喙壳菌丝生长,EC50值为3.0790 mg/L。苦参碱与甲基硫菌灵混配质量比1∶2、苦参碱与百菌清混配质量比3∶1或1∶1以及苦参碱与异菌脲混配质量比1∶3时表现为增效作用。防效验证结果:苦参碱400 mg/L的防治效果为42.64%,苦参碱与百菌清制剂现混(1∶1)和(3∶1)400 mg/L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25%、70.92%。[结论]苦参碱与百菌清联合使用对甘薯长喙壳的抑制作用优于苦参碱单独使用。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田雨婷乔奇秦艳红白瑞英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长喙壳杀菌剂苦参碱联合毒力
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浸苗防治甘薯黑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为分析杀菌剂浸苗时各因素对甘薯黑斑病发生的影响,探讨根据药剂类型优化浸苗技术的必要性,选择内吸性的甲基硫菌灵和非内吸性的百菌清开展浸苗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浸苗时间和药液质量浓度对防治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比较浸苗时间、药液浓度、孢子浓度对甘薯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利用浸苗时间与药液浓度的组合试验,探讨浸苗条件与防治效果的变化关系,并在病圃中验证部分试验结论。结果表明:当甲基硫菌灵浸苗时间少于6 h、百菌清浸苗时间少于3 h时,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随浸苗时间延长而增加;当甲基硫菌灵药液浓度低于600 mg/L、百菌清药液浓度低于700 mg/L时,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随药液浓度提高而增加。使用甲基硫菌灵浸苗时,各因素对薯苗发病的影响由强到弱为孢子浓度>浸苗时间>药液浓度;而使用百菌清浸苗时,则表现为孢子浓度>药液浓度>浸苗时间,三因素对薯苗发病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甲基硫菌灵700 mg/L与400 mg/L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距随浸苗时间延长逐渐加大,最高相差26.8%;浸苗时间360 min与30 min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距也随药液质量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加大,最高相差42.8%,而百菌清的试验结果无上述两种趋势。病圃验证试验中,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浸苗6 h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6%和85.2%,单株鲜重分别为60.1 g和58.8 g,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浸苗2 h和10 min时,百菌清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甲基硫菌灵,与盆栽试验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在浸苗防治甘薯黑斑病时,浸苗时间、药液质量浓度、孢子浓度均为影响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各因素对发病的影响随药剂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甲基硫菌灵对浸苗时间的要求显著高于百菌清。不同类型杀菌剂需配套相应的浸苗技术才能保证药效发挥。
张德胜白瑞英乔奇田雨婷王永江王爽张振臣
关键词: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甘薯黑斑病影响因素
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该方法的接种方法——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混合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培养方法——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最大限度的模拟大田薯苗的生长条件,能够保证各处理薯苗感病均...
张德胜田雨婷王永江王爽秦艳红乔奇白瑞英
文献传递
甘薯长喙壳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及咯菌腈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索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对咯菌腈的敏感性,明确咯菌腈在苗期和储藏期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从中国河南、四川、河北、山东采集并分离得到64株甘薯长喙壳菌;采用凹玻片法观察了咯菌腈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4个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并对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WP)防治苗期和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咯菌腈处理浓度增加,甘薯长喙壳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逐渐下降,芽管扭曲程度逐渐加大。咯菌腈还可造成菌株芽管过早出现分支。咯菌腈对供试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EC_(50)值在0.20~0.99μg/mL,平均值为0.52μg/mL;对菌丝生长的EC_(50)值在0.17~0.31μg/mL,平均值为0.24μg/mL,不同敏感性菌株所占频率呈正态分布,可作为甘薯长喙壳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50%咯菌腈WP在有效成分500 mg/L下浸苗处理,对薯苗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24%,显著高于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SC)同浓度下的处理。采用浸薯块法防治储藏期黑斑病,50%咯菌腈WP 500 mg/L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4.41%和82.30%,也显著高于同浓度的甲基硫菌灵。药剂处理后60和90 d,甘薯块中咯菌腈的残留量低于其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本研究表明,咯菌腈具有防治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黑斑病的潜力。
张德胜乔奇白瑞英田雨婷王爽王永江赵付枚张振臣
关键词:咯菌腈敏感基线甘薯黑斑病
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为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的生物农药,测定了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防治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四霉素对分生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最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10和0.15 mg/L;丁子香酚次之,EC50分别为0.24和0.93 mg/L。四霉素对薯苗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接种甘薯长喙壳菌分生孢子浓度为5×104孢子/m L时,四霉素有效用量6与9 mg/L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7%和78.57%;当接种浓度为5×105孢子/m L时,四霉素有效用量6与9 mg/L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44%和90.23%。本研究为生物农药应用于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白瑞英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长喙壳生物农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
一种促进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稳定萌发并获得最佳观察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稳定萌发并获得最佳观察效果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甘薯黑斑病菌菌株接种在P+S培养基上,培养7‑21d,再制备分生孢子悬浮液;在分生孢子悬浮液中加入甘薯叶片组织液,继续培养,直至分生...
张德胜张振臣王爽秦艳红乔奇田雨婷王永江白瑞英
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薯块无损接种黑斑病菌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薯块无损接种黑斑病菌的方法,具体为将完整无损的甘薯薯块置于病菌孢子悬浮液与接种载体的混合物中进行薯块接种,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接种管理。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不大于10<Sup>6</Sup>个孢子/mL,...
张德胜张振臣乔奇王永江王爽田雨婷白瑞英赵付枚
文献传递
一种甘薯薯块无损接种黑斑病菌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薯块无损接种黑斑病菌的方法,具体为将完整无损的甘薯薯块置于病菌孢子悬浮液与接种载体的混合物中进行薯块接种,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接种管理。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不大于10<Sup>6</Sup>个孢子/mL,...
张德胜张振臣乔奇王永江王爽田雨婷白瑞英赵付枚
文献传递
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评价杀菌剂对薯苗黑斑病防治效果的方法,该方法的接种方法——土壤或其它基质材料混合甘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和培养方法——培养箱或人工气候室,最大限度的模拟大田薯苗的生长条件,能够保证各处理薯苗感病均...
张德胜张振臣田雨婷王永江王爽秦艳红乔奇白瑞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