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明坤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罗非鱼
  • 15篇尼罗
  • 15篇尼罗罗非鱼
  • 5篇杂交
  • 4篇微卫星
  • 3篇性类固醇激素
  • 3篇微卫星分析
  • 3篇卵黄蛋白原
  • 3篇精子
  • 3篇类固醇
  • 3篇类固醇激素
  • 3篇激素
  • 3篇后代
  • 3篇F
  • 2篇盐碱
  • 2篇盐碱胁迫
  • 2篇杂交后代
  • 2篇人工杂交
  • 2篇胁迫
  • 2篇卵巢

机构

  • 17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7篇罗明坤
  • 16篇赵金良
  • 6篇李传阳
  • 5篇伍勇
  • 4篇梁从飞
  • 4篇赵岩
  • 4篇赵永华
  • 3篇郭金涛
  • 3篇吴俊伟
  • 2篇甘远迪
  • 2篇王燕
  • 1篇李思发
  • 1篇王飞
  • 1篇唐首杰
  • 1篇王映
  • 1篇秦谷雨

传媒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_2与F_3群体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利用罗非鱼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_2、F_3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8对引物中有22对引物能有效扩增,未观察到杂交后代F_2、F_3中有多倍体个体现象。筛选出7个在尼萨罗非鱼杂交后代F_2、F_3群体中存在差异的位点。杂交F_2群体平均等位基因(Na)为2.7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66,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32;杂交F_3群体平均Na为2.14,平均PIC为0.370,平均Ho为0.432,杂交F_3遗传杂合性较杂交F_2降低。F_2自繁F_3过程中,F_3群体4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与F_2完全相同,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少于F_2,且F_3群体在2个位点出现完全纯合,杂交F_3群体位点等位基因呈现纯合趋势。研究结果为尼萨罗非鱼杂交世代遗传变异与杂交利用积累基础资料。
魏继海赵金良吴俊伟罗明坤叶卫符云陈辉崇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杂交后代微卫星标记
尼罗罗非鱼卵巢成熟过程中性类固醇激素、卵黄蛋白原含量及其mRNA变化研究
本文通过组织切片,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尼罗罗非鱼卵巢成熟过程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及Vtg m RNA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卵巢属非同步发育。性腺...
罗明坤赵金良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李传阳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卵黄蛋白原
文献传递
冷休克诱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三倍体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提高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人工杂交种的制种效率,以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萨罗罗非鱼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精,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异源三倍体。实验对人工授精后处理起始时间(timing after-fertilization,TA)、处理温度(temperature,T)、处理持续时间(duration,D)这3个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并设立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两个对照组。在T=♂♂9℃、D=30 min下,受精后10 min处理组检测不到三倍体;在TA=7min、D=30 min下,T=5-9℃能得到97.2%-100%的三倍体诱导率;在TA=7 min、T=9℃下,D超过60 min,孵化率为0。因此,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异源三倍体的最适宜诱导条件为:受精后7 min,♂处理温度9℃,处理持续时间30 min,诱导率为98.3%-100%,相应的孵化率为17.5%-19.1%。在获得100%三倍体的处理组中(除去TA=7min、T=9℃、D=50 min处理组),孵化率为9.6%-19.1%,高于相应杂交二倍体组的孵化率(7.6%-8.5%)。
赵岩赵金良罗明坤梁从飞李传阳伍勇
关键词:罗非鱼异源三倍体冷休克孵化率
尼奥罗非鱼及其亲本中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2015年
Dmrt1、Amh、Cyp19a1a、Foxl2是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了研究罗非鱼种间杂交后代的性别形成机制,对尼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及其亲本中这4个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性别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mrt1、Amh基因在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卵巢(P<0.05或P<0.01),而Cyp19a1a、Foxl2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精巢(P<0.05),4个基因在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亲本基本一致;奥利亚罗非鱼精巢中Dmrt1基因表达高于尼罗罗非鱼,卵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表达也高于尼罗罗非鱼;尼奥罗非鱼精巢、卵巢中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亲本,特别是精巢中Cyp19a1a、Foxl2基因的表达水平极低。推测Cyp19a1a表达抑制可能是引起尼奥罗非鱼雄性率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伍勇简伟业赵永华王映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罗明坤赵金良
关键词:罗非鱼基因表达
高碳酸盐碱胁迫对尼罗罗非鱼氨代谢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解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碱环境适应过程中氨代谢调节途径,本研究选取了5个氨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碳酸酐酶5A(carbonic anhydrase 5A,CA-5A)、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yl phosphate synthetase 1,CPS1)、氨转运蛋白(ammonium transporter Rh type C-2 like,Rhcgl2),研究了急性碳酸盐碱度胁迫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变化、氨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碳酸盐碱胁迫浓度升高,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上升,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胁迫后12 h达到峰值。氨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碱度下、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随着胁迫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胁迫后12-24 h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随后逐渐恢复到稳定水平;氨代谢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组织表达差异:氨转运蛋白基因(Rhcgl2)主要在鳃中表达,碳酸酐酶5A基因(CA-5A)、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基因(CPS1)主要在肝中表达,谷氨酰胺酶基因(GLS2)主要在肾和鳃中表达。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随胁迫碱度的升高而上升,碳酸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分别在鳃、肝中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碱度胁迫会引起尼罗罗非鱼血氨水平升高,随着时间推移血氨水平下降,推测鳃、肝、肾中不同氨代谢基因共同参与调节氨代谢,在鳃中通过直接排氨,在肝中通过合成谷氨酰胺、尿素途径,共同调节降低血氨水平。
吴俊伟赵金良赵岩罗明坤王燕赵永华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碳酸盐碱度血氨浓度
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组合的杂交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为评估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组合的杂交效果,分别选择了尼罗罗非鱼新吉富、苏丹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茂名、以色列群体为亲本,在小土池中开展二元组合杂交试验,并以新吉富群体自繁作为对照组,统计各杂交组合出苗量和后代雄性率差异。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的出苗量显著高于尼奥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以色列♂组合的尾日均出苗量最高;尼奥杂交组合后代的雄性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茂名♂组合杂交后代的雄性率最高。
伍勇简伟业秦谷雨罗明坤魏继海唐首杰赵金良
关键词:出苗量雄性率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_1家系亲权关系微卫星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第2代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对3组不同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F1家系内亲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6个微卫星位点中共筛选出20个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中存在差异的扩增位点,含13个种间特异性和7个共享带差异位点。尼萨杂交F1中,平均等位基因2.9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439,位点多态性较高。3个尼萨杂交F1家系组间遗传距离0.362~0.504,组内个体间遗传距离0.245~0.316,组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组间。利用3个种间特异位点组合,可对3个不同家系组父、母本个体进行鉴别。通过对各组亲本与子代位点基因型分析,家系A、B和C组分别使用4、8和12个特异位点组合进行亲权鉴定,累积排除概率分别为99.99%、99.99%、99.91%,家系A、B组分别含3个半同胞家系,家系C组含2对非同胞或4个半同胞家系。
罗明坤郭金涛赵金良叶卫符云陈辉崇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杂交家系微卫星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人工杂交卵子、精子形态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采集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6杂交中人工挤压亲鱼腹部获得的卵子、精子.用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对卵子形态进行观察、拍照,比较分析不同成熟阶段卵子形状、卵径、表面色泽及卵黄颗粒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未成熟卵细胞呈椭圆形,表层布满细长血管;成熟卵细胞呈梨形,卵径0.5~1.6 mm,外层有透明卵膜,充满金黄色卵黄颗粒;过成熟卵细胞形状极不规则,卵黄颗粒开始液化.用扫描电镜对精子外形特征进行观察,发现正常精子由头部、中片及尾部组成,头部呈长锥状,长径1.82(±0.35)μm,宽径1.41(±0.34)μm;中片近圆柱形、较短,长径0.74(±0.08)μm,宽径0.16 (±0.06)μm;尾部极长,为16.42(±0.35)μm,单鞭毛结构;同时,还观察到短尾、双头、双尾3种异常类型.研究结果可为罗非鱼人工杂交技术改进提供一定基础依据.
罗明坤赵金良赵岩魏继海叶卫符云陈辉崇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卵子精子
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回交一代与回交二代群体遗传特征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回交一代(BC1)和回交二代(BC2)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8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9个在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中存在差异的扩增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可作为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群体遗传鉴别的重要依据。尼萨回交一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70,多态信息含量为0.423;回交二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60,多态信息含量为0.365,回交二代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低于回交一代群体。与回交一代相比,尼萨回交二代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较为一致(BC1:Ne=2.17,BC2:Ne=2.20),基因型数较为一致,但纯合基因型比例、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明显提高,表明连续回交导致后代遗传同质性提高。
吴俊伟筴金华张艳红任炳琛罗明坤梁从飞赵岩赵金良
关键词:回交后代
盐碱胁迫对尼罗罗非鱼鳃Na^+/HCO_3^-共转运子、碳酸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为了探讨盐碱胁迫条件下鱼类渗透生理调节机制,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实验材料,PCR扩增得到了Na^(+)/3HCO^(-)共转运子(NBCe1)基因c DNA部分序列,比较了单盐(盐度10、盐度15)、单碱(1.5 g/L、3 g/L Na HCO3)、盐碱混合(盐度10,碱度1.5 g/L;盐度15,碱度3 g/L)胁迫后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Na^(+)、K^(+)、Cl–、Ca2^(+))以及鳃碳酸酐酶(CA)活性、CA与NBCe1基因m 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不同胁迫条件下,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鳃组织CA酶活、CA与NBCe1基因m RNA表达变化均与胁迫强度呈正相关。随时间推移,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盐、盐碱混合组血清渗透压值较单碱组高。单盐、单碱、盐碱混合组中,NBCe1基因m RNA在鳃中均呈略微上调,但不显著(P>0.05)。单碱组和盐碱混合组鳃CA活性较单盐组高,低盐碱胁迫(盐度10,碱度1.5 g/L)下CA活性较晚达最高值;不同胁迫条件下,CA基因m RNA表达均表现上调,单碱、盐碱混合组更为显著(P<0.05),推测CA较NBCe1对体内3HCO^(-)转运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尼罗罗非鱼盐碱适应生理调节提供了基础资料。
梁从飞赵金良甘远迪王飞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伍勇李传阳罗明坤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盐碱胁迫碳酸酐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