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晶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喀斯特小微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以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更好地评估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喀斯特梯田小微湿地植被修复效果,对小微湿地修复区A、B、C 3个不同植物配置区内66个样地的植物物种组成、盖度、密度、群落结构以及α和β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梯田小微湿地共有23种湿地植物,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湿地植被盖度和植株密度均呈现C>A>B,α多样性指数呈现A>B>C的趋势;泽泻+黄花鸢尾+水葱群落类型通常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指数和伴生物种数;而以茭白、水葱或泽泻为主要优势种且植被密度和盖度较高的群落类型的小微湿地,通常α多样性指数较低且伴生种数量少;泽泻+茭白和香蒲+水葱的群落类型与其他群落类型的β多样性指数最大,物种组成差异性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后期对小微湿地植物选择配置时应谨慎考虑茭白、水葱或泽泻与其他物种混种对植物多样性降低的影响。
- 刘文媛米珊珊罗鸣肖晶胡敏向羚丰袁兴中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湿地修复
- 贵州高原车田河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
- 2024年
- 为了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贵州高原水环境的指示作用和水生态现状,以贵阳市车田河为例,于2020、2021、2022年的3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环境展开调查。利用功能群的概念对车田河浮游植物进行划分,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演替特征,运用冗余分析方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识别不同水文期下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揭示浮游植物功能群与其适应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Qr指数对水质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车田河共鉴定出7门70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总体呈绿藻-硅藻-蓝藻型,占比分别为42.9%、27.1%、18.6%,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86×10^(4)-1.28×10^(7) cells·L^(−1),均值为1.76×10^(6) cells·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9-336.3 mg·L^(−1),均值为28.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和隐藻(Crytomonas sp.)等。2)浮游植物共可归类为23个功能群,其中共同优势功能群为B、S1、Y类型,功能群的组成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演替序列表现为枯水期B/S1→丰水期LM/B/H1,水库断面LM→溪流断面MP/Y,反映出生境多变、生产力旺盛的水环境特征。其中,WT、TN和CODMn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变量。3)浮游植物功能群适宜生境指示车田河为中到富营养状态,香农指数(H)枯水期为1.4、丰水期为1.7,属于α-中污型,生态状态指数枯水期为3.1、丰水期为2.9,指示环境为“好-中等”。相对于多样性指数,基于功能群分类的Qr指数质量评价方法更适用于贵州高原车田河水体,研究结果可为贵州高原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潘家响朱明飞秦念慈肖晶刘晨李秋华
- 关键词:浮游植物功能群水质评价
- 贵州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8年
- 为研究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4月、7月对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进行四次生态调查,并运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NMDS)、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对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45种,以轮虫种类为主(32种)。后生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性差异显著,春季最高(5287ind.·L^(-1)),冬季最低(73.20ind.·L^(-1));生物量的季节性差异显著,春季最高(18.30 mg·L^(-1)),夏季最低(1.50 mg·L^(-1))。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矩形龟甲轮虫(K. quadral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主要优势种。春季、夏季均以螺形龟甲轮虫为优势种类;秋季、冬季没有明显的优势种。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获得样品的空间定位点图,四季分明,反映出群落结构的水文季节性特征。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Water temperature, WT)、透明度(Secchi disk depth, SD)是影响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营养盐、pH、叶绿素a(Chlorophyll-a, Chl a)是影响草海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 朱冲冲李秋华陈文生何应肖晶
- 关键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 贵州小车河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分析
- 2025年
- 为了解贵州小车河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于2020~2022年采集了2个不同水文期(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浮游植物样品.利用生态位宽度(B_(i))、生态位重叠(O_(ik))、方差比率法(VR)、卡方检验(χ^(2))、AC检验和Jaccard指数(JI)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结果表明,小车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0种,其中优势种为4门12种.生态位宽度与FG功能群结合分析表明,小车河水体环境为中富营养状态;优势种可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在1.278~4.849之间变化.生态位重叠值3 a差异不大,O_(ik)>0.6的占比分别为50.00%(2020年)、42.86%(2021年)、53.49%(2022年),表明有接近或超过一般的种对占用环境资源的方式高度相似.优势种间总体呈显著正关联,群落较稳定;卡方检验显示66对优势种对仅有4对有显著联结性,AC检验结果显示有33对有显著联结性,Jaccard指数显示有41对有显著联结性,均为负关联多于正关联,表明小车河浮游植物群落正处于演替初期.
- 王双艳肖晶陈春春潘家响彭淑婵李秋华
- 关键词: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
- 梯级筑坝对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的影响—以乌江流域为例
- 乌江流域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水系,为峡谷型河流,水位落差大,具有丰度的水能资源,因此在乌江流域上连续筑坝拦截蓄水用于发电、灌溉、防洪,而筑坝必然引起流域环境的变化,而浮游植物作为水生态学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人工筑坝形成...
- 肖晶
- 关键词:乌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
- 文献传递
- 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风险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研究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风险水平,于2015年5月(丰水期)采集百花水库库岸区、消落区和淹没区的土壤样品,并分析了Hg、As、Cd、Pb、Cr 5种重金属的浓度。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从同一采样点的不同区域分析,5种重金属的各个分区平均浓度均表现为淹没区>库岸区>消落区,因此各个分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可以确定Hg和Cd为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的主要风险重金属。
- 肖晶李秋华孙荣国陈峰峰刘送平李小峰邓龙
- 关键词:消落带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重金属
- 贵州高原猫跳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 2023年
- 猫跳河是典型喀斯特河流,其下游水库为贵阳市重要饮用水源。为探究猫跳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基于冗余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20年6月、8月和11月对浮游植物与理化指标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猫跳河流域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67种(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呈时空异构,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0.11×10^(6)~17.71×10^(6)cells·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9.85~1256.16μg·L^(-1);猫跳河流域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4个功能群,其中B、MP、S1、Y和D为猫跳河流域主要优势功能群,功能群D的生物量在8月达到峰值1256.85μg·L^(-1),主要优势功能群适应生境均为浑浊的中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功能群呈现显著时间演替特征。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温、pH和电导率是影响猫跳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动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 刘英龙李秋华刘晨肖晶
- 关键词:环境因子猫跳河流域
- 贵州南北盘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特征
- 2024年
- 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生态位特征,为南北盘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平水期)和2021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对南北盘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计算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南盘江3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2种,平均丰度为6.44×10^(5)~13.60×10^(5)个/L;北盘江鉴定出32种,平均丰度为2.04×10^(5)~3.67×10^(5)个/L。优势种南盘江9种,北盘江6种,其中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为全年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南盘江为0.160~0.689,北盘江为0.173~0.516。生态位重叠值南盘江为0.098~0.987,北盘江为0.078~0.981。南盘江有21组、北盘江6组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超过0.6,表明这27组优势种对于生态资源的利用较为相似,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枯水期南北盘江浮游植物处于发展阶段,丰度开始增加;而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逐渐衰退,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季节变化明显。
- 杨波张靖泽肖晶夏伟李秋华
- 关键词: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
- 贵州南盘江和北盘江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生态位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掌握南盘江和北盘江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生态位特征,于2020年10月(平水期)、2021年4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对南盘江和北盘江后生浮游动物进行采样分析,评价其优势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南盘江和北盘江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43种,轮虫类28种,桡足类3种,枝角类12种,其中南盘江和北盘江相同的种类为25种;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中剑水蚤(Mesocyclops sp.)、无节幼体(Nauplius)在南盘江和北盘江3个水文期内均为优势种;南盘江丰水期后生浮游动物总丰度丰水期424.58 ind·L^(-1),平水期1482.08 ind·L^(-1),枯水期383.10 ind·L^(-1),生物量分别为0.197、1.060和0.160 mg·L^(-1);北盘江丰水期后生浮游动物总丰度丰水期329.33 ind·L^(-1),平水期553.90 ind·L^(-1),枯水期117.73 ind·L^(-1),生物量分别为0.397、0.369和0.006 mg·L^(-1);南盘江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以窄生态位种群为主(42.86%),北盘江以中生态位种群为主(64.29%);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因为环境因子的改变而产生季节性变化,南盘江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差异明显(P<0.01),不同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较大,北盘江则无明显差异(P>0.05),优势种间适应环境能力差异较小;南、北盘江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值平均值均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南盘江为0.328<0.780<0.847;北盘江为0.283<0.508<0.812);螺形龟甲轮虫与其他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南盘江螺形龟甲轮虫与其他优势种平均生态位重叠值为0.68,北盘江为0.56,且出现频率最高(92.86%),表明其对于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综合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南盘江、北盘江的丰水期和平水期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种间竞争强于枯水期,优势种生态位存在季节性变化。
- 张靖泽杨波肖晶肖晶李秋华
- 关键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生态位
- 小关水库夏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富营养化特征的响应被引量:24
- 2015年
- 为了解贵州高原小型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浮游植物功能群如何响应富营养化特征,于2014年7月25日至9月27日对小关水库浮游植物与水样进行每周一次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可分为22个功能群,S1、D、J、B、G、MP、LO、SN、X1、Y、Xph、F、T、W1为水库常见功能群,其中S1、D、J为优势功能群.优势功能类群周动态变化为:S1→S1→S1→S1→S1→S1→S1→J/D/S1→S1→S1/D.功能群S1表现出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丰度于第5周与第7周出现两次峰值,然而在第8周采样中丰度急速下降,其后又有所回升,但与两次峰值相比已经由108cells·L^(-1)下降至107cells·L^(-1),人工放闸导致的短期剧烈冲刷作用是主要原因.通过浮游植物功能群、藻类生物学评价以及综合营养指数三者综合评价发现,小关水库正处于中度富营养-富营养化状态.经RDA分析得出,透明度为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之一,营养盐不再成为限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群能够对富营养化特征做出良好响应:优势功能群S1、J常共生于浑浊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功能群D适应生境为浅的浑浊水体,对营养耗尽敏感,G、X1、W1、F等常见功能群也大都适于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
- 李磊李秋华焦树林李钥肖晶邓龙孙荣国高永春骆兰
- 关键词: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