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强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兔胫骨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轴向位移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测整个临床愈合过程中断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并为胫骨骨折治疗性干扰因素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试验用健康成年大耳白兔35只,制作成为右胫骨横断骨折模型,并使用滑动外固定架实施固定。通过安装于固定架上的位移传感器记录自然状态活动时,骨折断端的位移,每3天一次,观察7周至临床骨折愈合。结果:经X线拍片证实,造模7周后骨折断端有梭形骨痂生长,骨折线消失或模糊;依据各时间点家兔自然活动时骨折断端位移的数据,选取拟合三次曲线方程建立模型。结论:使用滑动外固定架,能够使胫骨横断模型家兔实现在自然活动状态下的骨折愈合。安装于滑动外固定架上的位移传感器能够反映出愈合过程中,家兔自然活动时骨折断端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苏永强董福慧刘斌
- 关键词:骨折愈合生物力学
- 《黄帝内经》人体骨数浅议被引量:4
- 2013年
-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础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归纳该书人体骨的名称、数量,列举后世经典医书的有关条文,以及中西医学骨数量不一致现象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黄帝内经》人体骨数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医家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对于人体骨特有的认识,正视并正确理解这一观点,是立足中医关于人体结构的基础理论,发展中医骨伤科学术的关键所在。
- 苏永强刘斌董福慧
-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骨伤科
- 铍针术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局部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铍针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健康3月龄雄性大耳白兔42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毫针组、铍针组,制作家兔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各组的家兔均需要在第5、10、20、30、40、50、60 min时使用1 mL的注射器向造模部位的浅、深筋膜之间注入1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抽出溶液,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对提取液中的5-HT进行检测。结果:铍针干预能够降低5-HT含量,随着时间延长5-HT含量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5-HT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1);甚至铍针组5 min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药物组相比,5、10、20、30、40 min时毫针组、铍针组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铍针组在40、50、60 min时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毫针组相比,20、30、40、50、60 min时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铍针可以通过减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减少了机体内5-HT的释放并促进其降解等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 苏永强董福慧王德龙王萱
- 关键词:铍针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