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苑蕾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伊利石
  • 4篇变质
  • 3篇伊利石结晶度
  • 2篇衍射
  • 2篇衍射仪
  • 2篇射线
  • 2篇生物调控
  • 2篇体组织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结晶度
  • 2篇X射线
  • 2篇X射线衍射仪
  • 2篇变质带
  • 2篇变质作用
  • 2篇成岩作用
  • 1篇淡水
  • 1篇云母
  • 1篇生物材料
  • 1篇前寒武系
  • 1篇取向分布函数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7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王河锦
  • 8篇苑蕾
  • 5篇安佳丽
  • 5篇周钊
  • 4篇王玲
  • 1篇张楠
  • 1篇王冠玉
  • 1篇黄宝玲
  • 1篇张楠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校正与近变质带的确定
就像用“砝码”标定“称”来测量物质质量一样,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也需要这样的“砝码”标定它的测量工具——衍射仪,从而能够进行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和对比.这个砝码就是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或称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第2届Kübler...
王河锦周钊王玲苑蕾安佳丽黄宝玲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
文献传递
海水鲈鱼硬体组织中羟基磷灰石的结晶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海水鲈鱼硬体组织的鳞片、几种骨骼和牙齿均含有生物矿物。运用X射线微区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技术对其做了成分与结构方面的探究。其中X射线微区衍射技术能够无损、原样、有效的获取生命微晶体的结构信息,适合生物矿物研究。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的矿物相均为羟基磷灰石,除蝶骨外,其余组织的羟基磷灰石化学成分呈现缺Ca富P的特征。晶胞参数修正结果得到鳞片中羟基磷灰石a=0.9421~0.9461nm,c=0.6844~0.6907nm,并且,越靠近鳞基,越接近鳞基处的晶胞参数;骨骼中a=0.9438~0.9492nm,c=0.6873~0.6887nm;牙齿中a=0.9470nm,c=0.6883nm。透射电镜观察羟基磷灰石为纳米级别晶粒,由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晶粒大小为D_鳞=9.4~14.1nm,D_骨=16.2~18.3nm,D_牙=15.1nm,骨骼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晶度最好,其次为牙齿,鳞片中的结晶度最差。X射线衍射图及取向因子R计算结果表明,牙齿、鳞片和骨骼中羟基磷灰石晶体均趋向沿结晶学c轴择优取向生长特点。生物矿物结晶特性(晶体尺寸、结晶度及择优取向)是由组织功能决定并由有机基质调控的结果,以提供生命体良好的机械性能。
苑蕾王河锦安佳丽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结晶度生物调控
海水鲈鱼鳞片及鳍骨中羟基磷灰石的X射线极图法和ODF法择优取向分析
2017年
采用X射线衍射采集海水鲈鱼鳞片中羟基磷灰石(002)、(130)、(211)面网和鳍骨中羟基磷灰石(031)、(120)、(132)面网极图数据并计算了取向分布函数(ODF)以分析其择优取向特征,其中鳞片极图数据显示出羟基磷灰石结晶学c轴主要有3个择优取向,分别是与鳞片法线方向平行、相交39°和相交63°,而鳍骨极图推测出其羟基磷灰石c轴择优取向大致有五个方向,分别与鳍骨截面法线相交3°、9°、17°、24°和36°.ODF的计算结果表明,鳞片中羟基磷灰石有比较明显的择优取向是结晶学c轴近似平行于鳞片表面,同样,鳍骨ODF中羟基磷灰石择优取向为结晶学c轴近垂直于截面.极图和ODF结果上的差别是由于极图本身是晶体取向的二维投影图,单张极图显示的择优信息不够完整,因此ODF用来解析生物矿物的择优取向特征更为准确.鳞片和鳍骨中羟基磷灰石结构中的择优取向现象是因为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机质的调控作用而使结晶学c轴趋向平行胶原纤维长轴方向,并且这种择优特征也是硬体组织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要求.
苑蕾王河锦安佳丽张楠张楠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取向分布函数生物调控
高温下TiO_2的相转变动力学及后期颗粒生长研究
2014年
利用原位高温XRD方法测量了锐钛矿相TiO2在不同温度下(850、863、875、888、900℃)时间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证实锐钛矿-金红石相转变为一级反应。计算的相转变活化能为432.788±25.657 kJ/mol,指前因子为4.847 454×1015 s-1。利用ESEM观察了样品在相转变完成后,经历不同温度(888、900、930、960、1 000℃)相同烧结时间(10 h),和相同温度(1 000℃)不同烧结时间(0、5、10、15、20 h)下颗粒晶型变化和颗粒长大情况。在1 000℃以下时,温度对颗粒粒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并且不出现完好的晶型。1 00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颗粒粒度不断增大,并在10 h以后出现完好晶型。根据lnDt(Dt为t时间下颗粒的平均粒度)和lnt的关系图,认为颗粒生长应经过两个不同时期。
王玲王河锦周钊苑蕾
关键词:TIO2活化能晶粒生长
湘北杨家坪中新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的近变质作用与成岩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运用伊利石结晶度、K云母晶格常数b0、应变值τ、颗粒大小分布与矿物组合分析等低温变质指示数据对湘北杨家坪剖面中晚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的近变质作用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Kisch国际标样用于校正伊利石结晶度的测定。中晚元古宇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范围为:0.21~0.24°Δ2θ,而下古生界为0.28~0.67°Δ2θ。表明近变质作用影响了中晚元古宇和部分下古生界。按照Kisch国际标样的成岩/变质界限(0.21~0.38°Δ2θ,CuKα),将剖面划分为北部近变质带和中南部成岩带。由绿泥石化学成分地质温度计估计近变质峰期温度约为260℃。K云母晶格常数b0值变化范围0.9000~0.9045nm,平均为0.9017nm,表明近变质作用处于中压-中低压力范围。近变质带伊利石(主要是中晚元古宇)的多型为2M1型,而成岩带伊利石(主要是下古生界)的多型为2M1+1M混合类型。平均对数粒度与对数方差之积(GLR)称为对数总成熟效应具有不同的两组分布特征即近变质作用区(GLR〉1.88)与成岩作用区(GLR〈1.88),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后变质作用的构造应力不仅可产生断层,而且可引起矿物的应变,从而导致衍射峰的宽化,使得近变质带伊利石结晶度值次生变大到成岩值范畴。与剖面南部地区(长沙-澧陵-浏阳,黄土店-仙溪,沅古坪)比较,杨家坪剖面中晚元古宇和下古生界经历了中压-中低压近变质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这一结果与多数前人认为的"元古宇板溪群处于绿片岩相或亚绿片岩相或低绿片岩相而震旦到下古生界为沉积盖层"的观点不同。
王河锦周钊王玲苑蕾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下古生界
淡水鲈鱼硬体组织中羟磷灰石结晶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X射线微区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技术对淡水鲈鱼硬体组织的鳞片、牙齿、鳍骨、蝶骨和脊椎骨中无机矿物做了成分与结构方面的探究。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的矿物相均为羟磷灰石,化学成分呈现缺Ca富P的特征。鳞片中羟磷灰石晶胞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动范围a=0.941 8~0.947 7 nm,c=0.684 1~0.690 3 nm;骨骼中a=0.942 6~0.945 7 nm,c=0.687 3~0.688 7 nm;牙齿中a=0.946 3 nm,c=0.688 0 nm。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计算结果为D_鳞=7.204~13.711 nm,D_骨=14.088~17.077 nm,D_牙=28.219 nm。结晶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为:牙齿→骨骼→鳞片。X射线衍射图表明,牙齿、鳞片和骨骼中羟磷灰石晶体均具有择优取向结晶特点,取向因子R计算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羟磷灰石均趋向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生物矿物结晶度及择优取向是组织功能和有机基质调控的结果。X射线微区衍射技术能无损、有效的获取生命微晶体的结构信息,适合生物矿物研究。
苑蕾王河锦周钊安佳丽
关键词:羟磷灰石生物材料
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校正与近变质带的确定被引量:7
2015年
就像用"砝码"标定"称"来测量物质质量一样,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也需要这样的"砝码"标定它的测量工具——衍射仪,从而能够进行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和对比。这个砝码就是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或称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第2届Kübler-Frey国际研讨会伊利石结晶度圆桌会议就伊利石结晶度标样和近变质带的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用伊利石结晶度标样校正X射线衍射仪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没有进行标样校正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将被拒绝发表,经过伊利石结晶度国际标样校正后的伊利石结晶度数据才可用于近变质带的划分和国际对比。本文就伊利石结晶度测量的有关衍射仪类型与差别,衍射仪系统,测量条件,样品的影响和国际标样对仪器的校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仪器,同型号仪器不同测量条件与状态,样品的不同制备方法都将影响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测量。指出只有使用国际标样才可校正测量的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从而达到消除偏差准确划分近变质带的标准和进行国际对比的目的。
王河锦周钊王玲苑蕾安佳丽黄宝玲
关键词:伊利石结晶度
黔东南凯里-榕江-从江前寒武系甚低级变质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根据碎屑岩甚低级变质作用原理,运用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结晶度、伊利石-白云母多型、伊利石(白云母)b_0值、绿泥石温度计等碎屑岩低温变质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了黔东南前寒武系67个<2μm的粘土样品,得到黔东南凯里-榕江-从江一带下江群伊利石结晶度为0.221~0.607°Δ2θCu Kα、绿泥石结晶度为0.239~1.393°Δ2θCu Kα,变质带伊利石-白云母多型均为2M_1型,伊利石(白云母)b_0值为0.9001~0.9048nm,平均0.9021nm。根据伊利石(白云母)b_0值的累积频率曲线得出研究区下江群遭受的变质作用为典型的中压变质类型。由Cathelineau(1988)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出下江群浅变质带峰期变质温度为362~382℃。以上结果表明凯里-榕江-从江一带下江群经历了成岩-高近变质-浅变质作用,基于Warr和Rice标样的成岩/变质界限,剖面可划分为一个成岩带、两个近变质带、一个转变带和一个浅变质带。结合华南地区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推断新元古界下江群经历的成岩-变质作用与晋宁运动引起的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拼贴有关。
安佳丽王河锦苑蕾
关键词:结晶度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前寒武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