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晓霞

作品数:19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页岩
  • 8篇盆地
  • 7篇四川盆地
  • 6篇筇竹
  • 5篇龙马溪组
  • 5篇储层
  • 4篇孔隙
  • 4篇川南
  • 3篇勘探
  • 3篇孔隙结构
  • 3篇储层特征
  • 3篇储集
  • 3篇储集空间
  • 2篇地层
  • 2篇油气
  • 2篇致密砂岩
  • 2篇砂岩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气田

机构

  • 13篇中国石化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西南油气分公...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19篇董晓霞
  • 11篇熊亮
  • 8篇王同
  • 7篇魏力民
  • 4篇史洪亮
  • 4篇赵勇
  • 2篇梅廉夫
  • 2篇邓虎成
  • 2篇全永旺
  • 2篇王浩宇
  • 1篇姜振学
  • 1篇姚光庆
  • 1篇王岩
  • 1篇周锋德
  • 1篇庞河清
  • 1篇李斌
  • 1篇钟文俊
  • 1篇华洪
  • 1篇周瑞琦
  • 1篇刘斌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南方油气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井评价技术在威荣深层页岩气田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页岩气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等特征与常规油气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传统的常规测井技术和解释评价方法不能完全适用。针对威荣深层页岩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测井技术系列,在分析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六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以及岩石物理最优化体积模型和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了页岩储层地质和工程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形成了威荣深层页岩气储层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建立页岩储层测井识别标准,在威荣深层页岩储层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钟文俊熊亮黎鸿董晓霞周静
关键词:测井响应特征测井系列
川南龙马溪组水平井小断层识别方法及应用
2023年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是当前页岩气主要的增储上产领域,其复杂构造区龙马溪组普遍发育隐伏小断层,将降低水平井储层钻遇率,从而影响气井产能。基于页岩气井提产需求,开展水平井小断层识别方法的研究,对有效提升储层钻遇率极为重要。通过近年威荣、永川页岩气田产建井随钻跟踪研究实践,建立起一套适应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的水平井小断层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龙马溪组Ⅰ类储层厚度薄、设计靶窗窄,复杂构造区发育的隐伏小断层将降低储层钻遇率,影响单井产能;②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综合应用随钻GR或随钻方位GR不连续、元素及其比值断崖式变化,结合常规岩屑、气测、钻时、钻井液录井标志及地震属性异常标志可有效识别小断层;③钻遇断层前轨迹所处位置、断距、井轨迹与地层视倾角夹角大小,将决定靶框外穿行段长。结论认为,综合随钻测井、录井及地震属性异常识别龙马溪组小断层的技术方法能有效提升储层钻遇率,值得相关区块、层位借鉴、推广应用。
简万洪董晓霞
关键词:川南龙马溪组地震属性断层识别
威荣深层页岩气田开发水平井测试选段技术研究
2021年
国内外成功开发的经验表明,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步骤,而测试选段是压裂改造前期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段好坏决定着压裂改造的效果。以威荣页岩气田平台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评价井和后期开发井基础资料的特征,结合测试选段原则,对后期开发井的选段思路进行深化,并从轨迹、地质、工程、裂缝预测四大方面对开发井资料进行合理利用,形成以轨迹穿行评价、地质参数评价、工程参数评价、裂缝预测、综合分段"五步法"的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工程一体化测试选段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开发井的测试无阻流量较前期评价井提高1~2倍,节约40%方案时间。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对提高深层页岩气的效益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
王浩宇熊亮史洪亮董晓霞魏力民简万洪
关键词:水平井
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粉砂质页岩储层特征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加快推进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以近期获得重大突破的JS103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粉砂质页岩的矿物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探讨了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其与志留系龙马溪组优质页岩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粉砂质页岩具有低有机碳含量、低含气量、中等孔隙度、高硅质矿物含量的特征,明显区别于龙马溪组优质页岩高有机碳含量、高含气量、高孔隙度、高脆性矿物含量的特征;②粉砂质页岩储层以发育无机孔为主,介孔和大孔是储集空间的主体,孔隙形态主要为墨水瓶形和狭缝形;③硅质矿物的抗压实及溶蚀作用、适量稳定黏土矿物的存在有利于孔隙发育,碳酸盐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结论认为:①粉砂质页岩紧邻优质烃源岩、自身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物性相对较好,为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②现场含气量作为海相页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对粉砂质页岩的适用性较差,钻井过程中活跃的气测显示与良好储集条件的耦合关系可以作为现阶段判别粉砂质页岩含气性的重要指标。
周桦董晓霞魏力民王同张南希罗思聪
关键词:四川盆地储层特征
川南筇竹寺组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发育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6年
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是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重要目的层系,由于时代较老、演化程度较高、埋深较大,勘探程度及成效均不及龙马溪组,对其储层特征的研究远不够深入,随着近期在井研-犍为地区取得重大突破,展示了筇竹寺组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探明筇竹寺组页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及对页岩气储集的不同贡献,以钻井资料为基础,依据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川南地区筇竹寺组海相页岩孔隙类型与分布、孔隙定量表征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页岩中微观储集空间的成因及发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微观储集空间分为有机孔、无机孔和微裂缝3大类,主体以粘土矿物层间无机孔为主,富有机质页岩段有机孔发育比例明显增高,孔隙类型与分布特征的差异主要受TOC、Ro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董晓霞熊亮
四川自贡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古地貌刻画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4
2018年
四川盆地威远—自贡地区是页岩气重点产区之一。上奥陶统观音桥段的展布情况对于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构造—沉积背景分析,结合自贡地区岩心、薄片、古生物、测井及沉积速率、碳氧同位素等资料,认为观音桥段为构造稳定期大幅海退背景下的介壳灰岩沉积。A205、A1井观音桥段的缺失反映古地貌高点暴露出海平面,未沉积观音桥段介壳灰岩,并剥蚀下伏五峰组页岩。据此,运用残余厚度法对五峰组观音桥段古地貌进行刻画,观音桥段及五峰组厚度在自贡地区由北西向南东均表现出厚—薄—厚的变化特征,认为自贡地区存在以A1井—A205井为核部的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自贡低隆。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沉积期自贡低隆沉积演化模式,并揭示了对于龙马溪组高伽马段黑色页岩的沉积厚度的影响。五峰组—龙马溪组高伽马段厚度存在以自贡低隆区A1井—A205井为中心向四周增厚的趋势,自贡低隆区两侧的低洼区域为有利勘探区。
王同张克银熊亮史洪亮董晓霞魏力民温真桃欧阳嘉穗李斌王浩宇
关键词:古地貌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华蓥山五峰组—龙马溪组剖面特征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已全面展开,但复杂构造带领域攻坚还在探索,开展四川盆地内高陡构造带华蓥山地区三百梯剖面的系统研究,可为复杂构造带页岩气的勘探突破提供思路。通过开展剖面岩性、古生物、矿物成分、地化特征、孔隙类型及结构等多方面研究,并与邻区钻井进行对比后认为:(1)华蓥山剖面出露良好,五峰组至龙马溪组底部页岩地层完整连续,五峰组分为2段,龙马溪组(未见顶)分为3段,WF2-LM9笔石带发育齐全。由下至上沉积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过渡,生物硅质环境遭受破坏,陆源碎屑含量增加,有机质丰度呈下降趋势。五峰组—龙一段有机质较为富集,脆性矿物含量高,储集空间以有机孔为主,无机孔、微裂缝发育,孔隙结构以墨水瓶孔为主,少量狭缝形孔。(2)在赫南特期—鲁丹期,川南地区华蓥山三百梯剖面尽管仍位于深水陆棚相带,但局部发育水下高地微古地貌,由于底流作用、可容纳空间等因素影响,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厚度较薄,微古地貌对于页岩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为下一步龙马溪组选区评价提供思路。(3)五峰组—龙一段优质页岩储层形成主要受控于火山作用、物源供给、还原环境的共同作用。
熊亮董晓霞赵勇魏力民王同王岩
关键词:地层剖面笔石带斑脱岩龙马溪组
川西南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沉积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2024年
川西南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其沉积古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制约着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为查明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古沉积环境演化规律及有机质富集机制,基于主微量元素测试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生物标志物、成烃生物组分及岩石矿物组分等对研究区古沉积环境条件及有机质来源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古沉积环境纵向差异明显,海侵期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来源以浮游绿藻为主,单位生烃潜力较为有限,但相对开阔的水体环境结合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具有一定的初级古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控制,并受沉积速率、水体盐度等多因素影响,整体形成以保存条件控制为主的有机质富集模式。此外,研究区筇竹寺组中下部受热液活动影响显著,具有极高的古生产力条件,但其过高的热液活动反而导致了水底还原环境的动荡,有机质流失严重。
熊亮董晓霞魏力民王同沈杰何建华邓虎成徐浩
关键词:沉积环境生物标志物热液活动
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含气性主控因素被引量:9
2023年
深层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以川南威荣页岩气田五峰—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测试、X线衍射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气体吸附实验及含气性测试等方法,分析深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探讨含气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深层页岩气储层具有高TOC、高孔隙度、高含气量和高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的特征;深层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孔隙类型为迁移有机质孔,存在黏土矿物层间孔,中孔和微孔约占孔体积的88%。纵向含气量具有差异性,呈底部含气量高、顶部含气量低的特征,页岩含气性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TOC质量分数是控制含气性主要因素之一,与含气性呈正相关关系;低矿物质量分数对含气量有利,石英对含气量具有积极作用,黏土和碳酸盐矿物对含气量具有双重作用;岩相对含气量影响明显,富碳硅质页岩含气量最好,为优质岩相类型;高角度裂缝对含气量不利,水平裂缝发育区含气量较高;地层压力越大,页岩含气量越高。该结果对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向克满史洪亮王幸蒙赵勇董晓霞庞河清张烨毓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四川盆地
川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被引量:17
2016年
根据川南地区绵阳—长宁拉张槽3口井的源储实验资料研究表明,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演化程度高、高脆性等特征,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改造,B1井区保存条件较好。微观储集空间分为有机孔、无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脆性矿物粒间孔、粒内溶蚀孔及黄铁矿晶间孔)和微裂缝(构造微缝、成岩收缩缝和溶蚀缝)3大类,并可进一步细分为9种类型,孔隙形态表现为细颈墨水瓶广体孔含少量狭缝形孔和平板、楔形缝2种结构,孔径分布复杂,以中孔为主,少量微孔及大孔。优质页岩孔容、BET比表面积较大,为页岩游离气及吸附气提供良好的储集吸附空间。其孔隙类型与分布特征的差异主要受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成岩作用、孔隙流体压力的控制。
王同熊亮徐猛董晓霞周瑞琦付晓宁
关键词:孔隙结构下寒武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