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晓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地方行政长官的个人特质与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被引量:8
- 2018年
- 通过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计算中国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分解变化,基于构建的地方行政长官多维度个人特质视角,考察政治因素对地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长官的社会资本反向抑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规模技术进步;行政长官通过教育和实践两种途径获得的人力资本分别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进步;但行政长官个人特质对最终的农业科技创新TFP值影响不显著。
- 赖晓敏张俊飚张俊飚程文能
- 关键词:行政长官个人特质农业科技创新
- 中国种业科技“走出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被引量:15
- 2019年
- 种业科技"走出去"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优先领域。本文在阐述中国种业科技"走出去"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科技水平、市场状况、贸易政策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种业科技"走出去"的现状与不足,并围绕推动种业科技"走出去",提出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种子研发审定机制、加快产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海外研发和加强国际信息交流等对策建议。
- 赖晓敏张俊飚张蕙杰张昭
- 关键词:种业科技
- 基于出口复杂度的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已成为食用菌生产与出口第一大国,但产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测算13种食用菌产品出口复杂度,发现蘑菇类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块菌类,加工类食用菌高于非加工食用菌产品;在此基础上,从产品技术结构视角分析比较含中国在内的近5年食用菌累计出口额前23位的经济体产业出口复杂度,结果表明,以干制食用菌出口为主的中国产业技术水平低于以鲜或冷藏或加工蘑菇类产品出口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最后围绕中国食用菌产业技术水平提出推动食用菌生产向工业化转型、加快块菌及其他珍稀食用菌品种的规模化栽培、开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以提升技术附加值,以及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用菌产业技术标准等对策和建议。
- 赖晓敏张俊飚吴贤荣
- 关键词:食用菌出口复杂度
- 地方激励政策与农业专利增长——基于技术距离矩阵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技术距离矩阵下的农业专利产出空间杜宾模型,评估地方专利激励政策对当地和技术相似地区农业专利增长的影响,并比较政策影响在不同专利研发主体上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现有政策的实施显著推动了本地农业专利数量增长,并对技术相似的临近地区专利产生负向溢出效应;政策的激励对象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但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发生在个人和企业等非公主体上;各地普遍实施激励政策情形下,政策对专利增长的整体效果将不显著。结论在地理临近矩阵估计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 赖晓敏赖晓敏张俊飚张昭岳梦
- 关键词:农业
- 基于1998~2017年CSSCI文献计量的中国农业科技研究态势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基于1998~2017年CSSCI收录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和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方法,围绕中国农业科技的社会科学研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布、高产研究主体,分析领域内的知识源流和研究热点,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前沿。
- 赖晓敏张俊飚张俊飚
- 关键词:农业科技社会科学
- 中国农业专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9年
- 梳理1985-2017年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演进,采用Pyatt分解的基尼系数量化区域分布差异变化,并实证省域层面专利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专利数加速攀升,专利以动植物栽培管理工艺和人工合成剂类居多,研发主体以本土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本土企业在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跨国公司;区域间专利布局不均衡且存在马太效应,东北区域内失衡严重;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地方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 赖晓敏张俊飚张俊飚
- 关键词:农业专利基尼系数影响因素
- “一带一路一菇”背景下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创新发展研究被引量:22
- 2018年
-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食用菌出口数据的分析,针对出口额增加而增幅下降的态势,探讨其存在的主要原因:食用菌生产效率不高、质量难显优势、贸易壁垒重重等,但其也具有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良好的国际合作条件等优势。在"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创新发展,对促进中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 王璇张俊飚赖晓敏
- 关键词:食用菌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