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噬与肾癌被引量:1
- 2015年
- 在真核细胞的生命进程中,自噬既可以清除、消灭外来有害物质,又被认为是一种与细胞自身密切相关的程序性死亡机制。自噬的功能为细胞的存活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维持着细胞代谢平衡及在环境压力下去清除损伤的细胞器。近年来,自噬成为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研究深入,自噬在抑制肿瘤细胞方面显示了作用。但是,自噬调控的复杂性,又使得它的作用不单一。肿瘤早期,对肿瘤细胞合成物质的降解,起到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进展期,在氧气不足,营养受限等条件下,肿瘤细胞通过自噬降解作用,促进了自身的存活。调查数据显示,在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肾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与自噬具有相关性。因此,本文就自噬在肾癌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望为肾癌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途径。
- 赵江波王晓民
- 关键词:自噬肾癌治疗细胞凋亡细胞存活
- 索拉非尼与干扰素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 2016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室行肾细胞癌根治术或原发灶切除术等姑息性手术治疗的肿瘤直径≥7 cm,并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肾细胞癌,伴发转移病灶或静脉瘤栓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应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组(8例)及干扰素免疫治疗组(12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退出治疗的情况。结果:免疫治疗组的药物客观反应率(50%)低于较靶向治疗组(75%),总有效率(83.3%)亦低于靶向治疗组(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靶向治疗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发热、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及皮疹等副反应的几率明显增高(P<0.05)。免疫治疗组的患者退出治疗率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的效果要优于免疫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 杨天啸王晓民林相国李京佳赵江波张玉涛
- 关键词:肾细胞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