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凯强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储能
  • 2篇热失控
  • 2篇锂电池
  • 2篇锂离子
  • 2篇离子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2篇磷酸铁锂电池
  • 1篇地下储气
  • 1篇地下储气库
  • 1篇电池储能
  • 1篇预混
  • 1篇预混火焰
  • 1篇事故树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天然气
  • 1篇气库
  • 1篇氢气泄漏
  • 1篇燃爆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南方电网调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阳光电源股份...
  • 1篇应急管理部天...
  • 1篇南方电网电力...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毕节高新技术...

作者

  • 7篇金凯强
  • 6篇王青松
  • 3篇孙金华
  • 1篇李丽
  • 1篇李泓
  • 1篇王亮
  • 1篇王志峰
  • 1篇肖华华
  • 1篇陈军
  • 1篇陈海生
  • 1篇林海波
  • 1篇容晓晖
  • 1篇胡勇胜
  • 1篇马衍伟
  • 1篇肖立业
  • 1篇唐西胜
  • 1篇张熊
  • 1篇宋文吉
  • 1篇冯自平
  • 1篇李福军

传媒

  • 4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火灾科学(中...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下储气库泄漏风险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地下储气库系统易受到地质灾害、腐蚀、设备故障等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降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地下储气库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并针对地下储气库泄漏风险进行定量研究十分必要。针对国内某地下储气库泄漏问题,首先辨识出地下储气库泄漏风险因子,并采用事故树分析定性确定了各个风险因子的结构重要度,然后采用层次分析定量确定了地下储气库泄漏事故的风险水平,以为地下储气库风险评估及安全运行提供指导。
张锋金凯强熊涛王青松邵克拉孙金华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事故树层次分析
锂离子电池储能集装箱爆炸危害数值模拟
2023年
随着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化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能量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燃爆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其安全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储能集装箱本身的安全措施及摆放间距对于燃爆的发展及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本工作通过改变点火位置和泄压板强度来探究不同的冲击波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对储能集装箱安全的影响,发现当着火点位于近进风百叶窗一侧时,冲击波压力升高,火焰传播速度增大,分别可达41.28 kPa和557.0 m/s。泄压板对储能集装箱安全设计至关重要,且仅在进风百叶窗处设置泄压板且将开启压力设置为30 kPa时,计算区域内已发展为爆轰,对周边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单个储能舱发生燃爆后,在短边间距达到10 m时将会对周边造成的影响最小。该研究可为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预警、集装箱结构和防爆设计提供参考。
陈满程志翔赵春朋彭鹏雷旗开金凯强王青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储能集装箱数值模拟
封闭矩形直管内的天然气/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高速-纹影摄像和压力测试技术,对不同当量比的天然气/空气预混火焰结构、传播速度特性以及压力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及Tulip火焰形成机理,并与同等条件下甲烷/空气预混燃烧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量比对预混火焰传播有重要影响,直接表现在火焰结构变化、形状演化和传播速度等方面;Tulip火焰的形成伴随着火焰传播速度的骤降;二元可燃气体中加入活性较强的气体组分,将加快火焰传播速度,危险性更大.
彭忠璟熊涛段强领金凯强肖华华沈晓波王青松孙金华
关键词:天然气预混火焰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23年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最活跃的国家。
陈海生李泓徐玉杰陈满王亮戴兴建徐德厚唐西胜李先锋胡勇胜马衍伟刘语苏伟王青松陈军卓萍肖立业周学志冯自平蒋凯尉海军唐永炳陈人杰刘亚涛张宇鑫林曦鹏郭欢张涵张长昆胡东旭容晓晖张熊金凯强姜丽华彭煜民刘世奇朱轶林王星周鑫欧学武庞全全俞振华刘为岳芬李臻宋振王志峰宋文吉林海波李杰才易斌李福军潘新慧李丽马一鸣李煌
关键词:储能
隔热材料布局方式对280 Ah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传播可能带来火灾甚至爆炸风险,这已成为阻止其进一步广泛应用的迫切问题。在本研究中,使用了玻纤气凝胶和陶瓷纤维毡来抑制电池的热失控传播,探索了隔热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单块阻隔和间隔阻隔两种模式,前者表示每隔一块电池放置一片隔热材料,后者表示每隔两块电池放置一片隔热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块阻隔模组中,2 mm和1 mm厚度的玻纤气凝胶都能有效阻止热失控传播,受保护电池的前后表面温升分别为193.6℃、86.1℃以及222.6℃、86.8℃;而2 mm厚度的陶瓷纤维毡则只能延缓热失控传播的速度,无法完全阻止。在间隔阻隔模组中,使用2 mm玻纤气凝胶进行阻隔时,受保护电池的前后表面温升分别为168.3℃、56℃,这说明在遭受滥用条件时,间隔阻隔模组对电池的保护效果更加优异。本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隔热材料使用及模组能量密度之间的矛盾,对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雷旗开余胤彭鹏陈满金凯强王青松
关键词:隔热材料布局方式
正方形泄放口尺寸对高压氢气泄漏激波传播与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
2024年
实验研究了高压氢气从不同尺寸泄放口释放到管道中的激波传播特性和自燃发生规律,采用了三种尺寸的正方形泄放口,面积分别为113 mm^(2)(开口率λ=4/5),75 mm^(2)(λ=2/3),49 mm^(2)(λ=1/2)。结果表明,开口率的减小会削弱管道内激波的强度和传播速度,并抑制激波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的发展。同时发现,随着开口率的减小,氢气自燃所需的最小泄放压力增大。进一步,当开口率减小时,氢气自燃的整体火焰强度减弱,火焰传播速度减小。特别是在开口率较小的条件下(λ=1/2),当泄放压力增大时,管道内最大火焰强度未有明显增长,表明开口率减小对整体火焰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吴云帆段强领汤静蒋光波曾倩张嵩林金凯强孙金华
关键词:开口率激波自燃
储能用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行为及燃爆传播特性被引量:13
2023年
随着电化学储能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大,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燃爆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是影响储能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分析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及燃爆特性是有效防控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关键。本工作选用储能用280 Ah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产气分析测试平台,采用加热方式触发电池热失控,分析其产热、质量损失以及产气特性。进一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氢气传感器测量热失控过程产气成分,通过卷积分析得到气体组分占比,其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占36.8%和44.2%。通过FLACS软件建立电池储能液冷舱1∶1模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磷酸铁锂电池产气发生燃爆的动压及火焰危害范围。研究发现,在电池储能舱内发生的燃爆行为受到舱室内部泄压开启压力和周边障碍物的影响,而其中当舱门开启压力从10 kPa增长到100 kPa时,爆炸超压峰值增长为2.15倍。该研究可为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火灾事故预警、集装箱结构和防爆设计提供参考。
程志翔曹伟户波程云芳李鑫姜丽华金凯强王青松
关键词: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