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守彬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锰酸锂
  • 5篇电化学
  • 5篇离子
  • 4篇电池
  • 4篇锂离子
  • 4篇锂离子电池
  • 4篇离子电池
  • 4篇尖晶石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正极
  • 3篇正极材料
  • 3篇固相法
  • 3篇PO
  • 2篇电解质
  • 2篇四氧化三锰
  • 2篇尖晶石锰酸锂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固体电解质
  • 2篇PO4
  • 2篇LI1

机构

  • 9篇吉首大学
  • 8篇湘西自治州矿...

作者

  • 9篇陈守彬
  • 8篇吴显明
  • 8篇陈上
  • 5篇丁其晨
  • 4篇何海亮
  • 2篇赵俊海
  • 2篇刘志雄
  • 2篇于小林
  • 1篇何则强
  • 1篇麦发任

传媒

  • 3篇应用化工
  • 2篇精细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氧化三锰制备尖晶石锰酸锂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金属锰粉悬浮液氧化法、焙烧法、两步法制备Mn3O4。根据Li2CO3/Mn3O4混合粉体的TG-DTA分析结果,以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流充放电技术及交流阻抗,对这合成样品尖晶石LiMn2O4的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能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电位跃迁法测试计算出尖晶石LiMn2O4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Mn3O4都能合成颗粒大小均匀的尖晶石LiMn2O4,在室温下以0.2 C倍率充放电循环30次时,以悬浮液氧化法制备Mn3O4合成的尖晶石LiMn2O4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30.0 m A·h/g和98.1%,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制备Mn3O4合成的尖晶石LiMn2O4。以不同Mn3O4合成尖晶石LiMn2O4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DLi+分别为:7.78×10-11,5.01×10-11,3.26×10-11cm2/s。
陈守彬吴显明陈上刘志雄丁其晨
关键词:四氧化三锰正极材料锰酸锂电化学性能
四氧化三锰制备掺杂LiMn_2O_4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Mn3O4、Li2CO3、Co3O4、Al2O3和NiCO_3为原料,固相法合成Co、Al、Ni掺杂LiMn_2O_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等技术研究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Al、Ni掺杂没有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但晶格常数略有减小。掺杂后LiMn_2O_4晶粒规整,表面光滑,晶粒形貌差别不大。掺杂后LiMn_2O_4的比容量有所下降,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容量保持率是Li Co0.05Mn1.95O4>Li Ni0.05Mn1.95O4>Li Al0.05Mn1.95O4>LiMn_2O_4。Li Co0.05Mn1.95O4的循环性能最好。掺杂后LiMn_2O_4锂离子扩散系数有所提升,其中Li Co0.05Mn1.95O4的锂离子扩散系最大。
于小林吴显明陈上陈守彬丁心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掺杂锰酸锂电化学
固体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_4)_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14年
以固相法合成固体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LATP)粉末。研究了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LATP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交流阻抗技术对材料粉末以及烧结片相组成、结构和离子导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900℃条件下合成的粉末为纯相LATP,颗粒均匀,当LATP电解质基片在900℃下烧结4 h,得到的LATP烧结片表面致密光滑,而且离子电导率较高,为3.03×10-4S/cm。
何海亮吴显明陈上赵俊海丁其晨陈守彬
关键词:固相法固体电解质
Li_4Ti_5O_(12)/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4Ti_5O_(12)/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能合成纯相Li_4Ti_5O_(12)/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负极材料颗粒均匀。与纯相Li_4Ti_5O_(12)相比,引入Li_(1.3)Al_(0.3)Ti_(1.7)(PO_4)_3的Li_4Ti_5O_(12)复合负极材料具有更低的锂离子嵌入/脱出阻抗,Li_(1.3)Al_(0.3)Ti_(1.7)(PO_4)_3质量分数为1%、2%、3%、4%、5%的Li4Ti5O12复合负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比纯相Li_4Ti_5O_(12)分别提高了6.2%、11.8%、15.5%、8.0%和2.0%。充放电循环20次后,Li_(1.3)Al_(0.3)Ti_(1.7)(PO_4)_3质量分数为3%的Li_4Ti_5O_(12)复合负极材料循环性能最好,平均每次循环容量衰减率为0.022%。
吴显明陈上于小林陈守彬麦发任
关键词:LI4TI5O12功能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本文以化学二氧化锰(CMD)、电解二氧化锰(EMD)、碳酸锰和四氧化三锰为锰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采用比表面仪(BET)、振实密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
陈守彬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高温固相法
重质化学二氧化锰制备尖晶石锰酸锂
2014年
采用重质化学二氧化锰制备尖晶石LiMn2O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形貌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重质化学二氧化锰与电解二氧化锰制备的LiMn2O4粉末具有相似的X射线衍射结果。采用重质化学二氧化锰制备的LiMn2O4在0.2C、0.5C、1C、2C及3C放电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8.5、104.7、97.3、86.5mA·h/g和70.7mA·h/g,以电解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的LiMn2O4放电比容量则分别为106.1、103.4、99.1、89.2mA·h/g和75.5mA·h/g。两种原料制备的LiMn2O4在不同倍率下的比容量和充放电循环性能差别不大,采用重质化学二氧化锰制备的锰酸锂电化学性质可以达到或超过采用电解二氧化锰制备的锰酸锂。
吴显明赵俊海陈上何海亮陈守彬何则强
关键词:锰酸锂化学二氧化锰电化学功能材料
LiAlO_2包覆尖晶石LiMn_2O_4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超声辅助溶液法在尖晶石Li Mn_2O_4表面包覆LiAlO_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技术分析合成材料的结构、粒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LiAlO_2包覆Li Mn_2O_4与Li Mn_2O_4的X射线衍射结果相差不大,包覆后的样品仍为尖晶石结构,没有出现杂质相。室温下0.2 C充放电时,包覆0.5%、1%、3%LiAlO_2的LiMn_2O_4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3.3、120.2 m A·h/g和118.7 m A·h/g,低于未包覆Li Mn_2O_4的125.4 m A·h/g,但在1C和5C高倍率下,包覆3%LiAl O_2的Li Mn_2O_4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7.8 m A·h/g和85.6 m A·h/g,高于未包覆的104.2 m A·h/g和64.1 m A·h/g。室温下以1 C倍率循环50次后,表面包覆3%LiAlO_2的Li Mn_2O_4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高出2.9%。
陈守彬吴显明陈上刘志雄丁其晨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表面包覆锰酸锂电化学性能
不同锰源制备尖晶石LiMn_2O_4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分别用化学二氧化锰、电解二氧化锰、MnCO_3和Mn_3O_4为锰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_2O_4。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恒电流充放电技术、交流阻抗及电位阶跃法,对合成的尖晶石LiMn_2O_4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由Mn_3O_4制备的LiMn_2O_4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最大且粒度较为均匀。在室温条件下,以0.2C倍率充放电循环20次,Mn_3O_4制备的LiMn_2O_4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28.3 mA·h/g,容量保持率为97.1%,优于另外三种锰源作为原料合成的尖晶石LiMn_2O_4。化学二氧化锰、电解二氧化锰、MnCO_3、Mn_3O_4合成尖晶石LiMn_2O_4电极材料的扩散系数DLi+分别为2.26×10^(-11),4.54×10^(-11),0.83×10^(-11),8.25×10^(-11)cm^2/s。
陈守彬吴显明陈上丁其晨何海亮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_(1.3)Al_(0.3)Ti_(1.7)(PO_4)_3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以固相法合成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以下简称LATP)。研究了合成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其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交流阻抗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物相、形貌和离子导电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900℃条件下合成了纯相LATP,颗粒大小均匀,900℃下烧结4 h,得到的烧结片致密,离子电导率达3.07×10-4S/cm。
何海亮吴显明陈上丁其晨陈守彬
关键词:固相法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