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燕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造口
  • 3篇肠造口
  • 2篇造口患者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底盘
  • 1篇造口病人
  • 1篇支持性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渗漏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自我护理
  • 1篇慢性病
  • 1篇门诊
  • 1篇门诊医疗
  • 1篇护理
  • 1篇病人
  • 1篇肠癌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篇陈海燕
  • 2篇屈利娟
  • 1篇杨富国
  • 1篇王淑云
  • 1篇梁瑶
  • 1篇张丽
  • 1篇权琳

传媒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造口患者底盘渗漏发生率中的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肠造口患者底盘渗漏发生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2020年6月~10月行直肠癌造口术的95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1年6月~9月的造口术后93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术后造口患者底盘渗漏的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42%)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造口患者底盘渗漏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陈海燕方洪春屈利娟
关键词:品管圈肠造口
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轨迹分析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追踪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量表对267例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变化轨迹,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完成全程随访249例患者。肠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变化轨迹存在3个类别:持续高需求组、需求快速下降组、需求缓慢下降组,分别占20.5%、43.8%、3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化疗经历、并发症、合并慢性病、社会心理适应影响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轨迹类别(均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呈下降趋势,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具有群体异质性,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预测因素早期识别患者不同阶段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制定精准化的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照护需求。
张瑶瑶张锡锴方洪春陈海燕屈利娟
关键词:直肠癌肠造口慢性病
微信联合造口门诊延续护理模式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造口门诊延续护理模式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首次接受肠造口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病人通过微信联合造口门诊随访,对照组病人仅通过造口门诊随访。对两组病人咨询的问题及其解决情况进行记录,并对病人出院时及随访3个月后的造口护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问卷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病人造口护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好于对照组(χ~2=9.255,t=2.057~3.589,P〈0.05)。病人微信咨询的主要问题包括造口并发症(117人次)、日常生活问题(77人次)、造口产品使用(56人次)及造口还纳问题(23人次)等,通过微信指导上述问题的解决率分别为53.0%、72.7%、67.9%和65.2%。结论微信联合造口门诊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满足造口病人的早期护理需求,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
梁瑶王淑云权琳陈海燕张丽杨富国
关键词:门诊医疗肠造口术自我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