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江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滴灌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水肥
  • 1篇水肥利用
  • 1篇水肥利用效率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热
  • 1篇土壤温度
  • 1篇中棉
  • 1篇温度
  • 1篇利用效率
  • 1篇棉花
  • 1篇南疆
  • 1篇棵间蒸发
  • 1篇花产量
  • 1篇间作
  • 1篇灌溉

机构

  • 3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3篇李发永
  • 3篇雷江
  • 2篇姚宝林
  • 2篇王龙
  • 1篇王兴鹏
  • 1篇王成
  • 1篇马军
  • 1篇孙留东
  • 1篇孙凯
  • 1篇王锦
  • 1篇魏晓明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疆绿洲区滴灌红枣不同生育期水肥利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揭示红枣不同生育期的耗水规律,确定灌溉施肥制度,通过大田和室内实验,对不同灌溉和施肥水平下的红枣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树整个生育阶段的耗水量为355.42~554.39mm,枣树的需水临界期为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最大,芽期、新梢生长期耗水量最小;综合考虑产量和灌水施肥效益,初步确定灌溉定额为5400m^3/hm^2、施肥量2250kg/hm^2为最优的灌溉施肥方式,既能满足红枣对水分的需求,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初步制定了大田红枣的灌溉制度。
王成孙凯王龙姚宝林雷江李发永
关键词:滴灌红枣水肥利用效率灌溉制度
适宜滴灌定额提高枣棉间作中棉花产量和土地生产效率被引量:17
2014年
该文研究南疆地区枣棉复合经营模式中作物对水肥的耦合关系,探明滴灌对枣棉间作系统棉花生长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旨在为提高南疆沙漠绿洲区水肥及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以大田枣棉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滴灌定额450 m3/hm2(GM-1)、750 m3/hm2(GM-2)、1 050 m3/hm2(GM-3)对间作棉花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滴灌定额750 m3/hm2的单作棉花(CK-M)和单作枣树(CK-Z)。结果表明:GM-3棉花株高最大,GM-1和GM-2差异不显著(P>0.05);茎秆直径与株高有相似的规律;GM-3处理会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产生不利影响;间作系统中各处理总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均大于1,但枣树和棉花的LER值又有所不同,GM-2的SPI(system productivity index,生产力指数)值较高;系统中枣棉产量呈负相关。枣树易受到水分的影响而降低生产效率。滴灌定额750 m3/hm2对棉花生长和土地利用有利。相关结论将为南疆复合经营模式下节水技术的推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
李发永王龙王兴鹏姚宝林雷江
关键词:滴灌棉花水分
不同覆盖措施对滴灌枣园土壤水热及矿质氮素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提高南疆枣园滴灌水肥利用效率,有效改善土壤特性,进行了芦苇秸秆、小麦秸秆、地膜(白色)、玉米秸秆4种覆盖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4种覆盖措施都能够减少棵间蒸发,提高土壤水分,与对照相比土壤棵间蒸发量分别减少了34.95%、31.08%、35.75%、29.38%,芦苇和地膜的保墒效果较好;保温效果为地膜>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芦苇,芦苇覆盖温度最高土层在10 cm,其他处理均在5 cm处;不同生育阶段各处理土层的矿质氮素含量不同,地膜覆盖能显著影响土壤的硝态氮含量,7—8月中旬覆盖条件下的矿质氮素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7月中旬地膜覆盖提高幅度最大,为323.96%,其含量与气温高低相关;枣树生育阶段前期小麦秸秆覆盖下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对较高,其中7月中旬增幅最大,达到了57.41%。综合分析表明芦苇覆盖下土壤水热及矿质氮素的田间变异较小。
马军雷江李发永孙留东魏晓明王锦
关键词:棵间蒸发含水率土壤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