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照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原位合成纳米白炭黑/N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016年
- 将硅酸钠溶液加入天然胶乳中,匀速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硅酸钠在天然胶乳中原位生成白炭黑纳米粒子,制备纳米白炭黑/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白炭黑的粒径以及在橡胶中分散情况,并考察了原位生成纳米白炭黑含量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Payne效应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白炭黑份数的增加,白炭黑的尺寸均达到纳米尺度,而且在NR基体中的分散比较均匀,只有达到60phr以上时才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团聚现象。填充白炭黑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当原位生成的白炭黑理论值达60phr左右时,NR/白炭黑硫化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白炭黑生成量对NR复合材料的Tg和硫化特性影响较小,即使原位生成的白炭黑填充量高达75phr,也没有出现大规模填料网络,并未出现显著的Payne效应。
- 马庶陈永平高照廖建和
-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原位生成纳米白炭黑复合材料
- 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天然橡胶核壳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2016年
-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天然橡胶(NR)-g-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物。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NR/BMA质量比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透射电镜对NR-g-BMA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当NR/BMA质量比为100/80、KPS用量为0.25 phr(每100 g干基质量)、反应温度为6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最高;红外谱图表明BMA成功接枝到NR分子链上;DSC分析表明NR和PBMA为部分相容体系;TEM观察发现NR-g-BMA胶乳粒子是NR为核,PBMA为壳的核壳结构。按照不同配比制备了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天然橡胶(GNR)与天然橡胶(NR)共混硫化胶膜,并测定了共混硫化胶膜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邵氏硬度A、交联密度。结果表明,GNR/NR硫化胶膜相较于单纯天然橡胶的老化前后的抗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 高照陈永平马庶廖建和
- 关键词:核壳结构接枝共聚物天然橡胶甲基丙烯酸丁酯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