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瘟病
  • 3篇稻瘟病菌
  • 3篇稻瘟病抗性
  • 3篇水稻
  • 3篇抗病
  • 3篇抗稻瘟病
  • 3篇抗性
  • 3篇基因
  • 3篇病菌
  • 3篇病抗
  • 2篇自噬
  • 2篇自噬相关基因
  • 2篇相关基因
  • 2篇抗病基因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诱导抗病
  • 1篇诱导抗病性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基因工程...

作者

  • 4篇何峰
  • 2篇王国梁
  • 1篇王悦
  • 1篇黄红梅
  • 1篇刘金灵
  • 1篇王志龙
  • 1篇张浩
  • 1篇江南
  • 1篇王丹
  • 1篇邓晓娟
  • 1篇王悦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自噬相关基因突变序列及其在提高水稻抗稻瘟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自噬基因OsATG1a突变序列及其在提高水稻抗稻瘟病上的应用,该突变序列由水稻自噬相关基因OsATG1a的第458位碱基由A突变为C,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实验证实了该核苷酸序列过量表...
宁约瑟何峰
文献传递
天津野生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抗瘟基因Pi2–1的初步定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更好地揭示天津野生稻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机理,以天津野生稻与感病品种CO39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稻瘟病菌株CHL1743、110–2和318–2进行室内接种鉴定,F2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符合3∶1,表明其对3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均由1个主效基因控制,命名为Pi2–1。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离法进行初步定位分析,将Pi2–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SSR标记AP5659–5到RM7213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1.4 cM。
王悦王悦邓晓娟黄红梅江南黄红梅王丹王国梁
关键词:稻瘟病菌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水稻自噬相关基因突变序列及其在提高水稻抗稻瘟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自噬基因OsATG1a突变序列及其在提高水稻抗稻瘟病上的应用,该突变序列由水稻自噬相关基因OsATG1a的第458位碱基由A突变为C,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实验证实了该核苷酸序列过量表...
宁约瑟何峰
文献传递
水稻抗稻瘟病天然免疫机制及抗病育种新策略被引量:16
2014年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稻瘟病已发展为研究植物与病原真菌分子互作机制的模式系统,在水稻与稻瘟菌互作和寄主抗性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两种天然免疫机制,即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和效应蛋白诱导的抗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GWAS、TALLEN、CRISPR和HIGS等基因组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稻瘟病抗性机制研究和抗病育种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何峰张浩刘金灵王志龙王国梁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