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琪
-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陕南生态移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生态移民作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反贫困的重要对策,被广泛采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陕西省南部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已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对移民搬迁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移民安置点住房空置与空巢老人现象突显等问题。笔者在对陕南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余绮倪琪
- 关键词:生态移民
-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差别化补偿标准测算——基于陕西省1060个果蔬种植户的分析被引量:18
- 2021年
- 本文通过陕西省4个县8个乡镇1060个果蔬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借助条件价值评估法和选择实验分别测算果蔬种植户对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基础回收方案和额外回收方案的受偿意愿,使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识别果蔬种植户对不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的偏好并测算差别化的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果蔬种植户对额外回收方案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二,果蔬种植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基础回收方案的补偿标准是22.12元/年,相当于当年农药购买费用的0.78%;果蔬种植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额外回收方案的额外补偿标准是82.85元/年,占当年农药购买费用的2.9%;总补偿标准是104.97元/年,占当年农药购买费用的3.68%。本文认为,针对不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方案,需要考虑制定差别化的补偿标准。
- 刘霁瑶倪琪姚柳杨卢玮楠赵敏娟
- 关键词:条件价值评估法
- 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被引量:7
- 2020年
- 明确农村居民流域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距离效应,是提升生态治理效益评估精度及充分理解公众诉求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石羊河流域390户农村居民实地调研数据,借助选择实验法获取流域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运用MNL模型分析了距离对不同流域区段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以往研究得出的"距离衰减"规律不同,石羊河流域中游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随着距河流和水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以及下游农村居民生态治理参与意愿随着距水库距离的增加而增强,呈现出"距离强化"规律。据此建议:①将距离效应纳入到生态治理效益核算的方法体系,以提高核算精度;②生态治理政策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公众诉求的差异性,以获取公众支持;③生态治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可结合距离效应进一步细分宣传对象。研究旨在为内陆河流域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依据。
- 徐涛倪琪乔丹姚柳杨赵敏娟
- 关键词: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石羊河流域
-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基于成本收益双视角被引量:37
- 2021年
-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也是激励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体现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价值、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基于成本收益双视角,以渭河流域为例,运用全成本法和选择实验法测算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进一步借助鲁宾斯坦议价模型核算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上游甘肃省的直接治理成本约为35021.27万元/a,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a,全成本约为142133.53万元/a;(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能够为中下游陕西省带来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3)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本收益明确的前提下,若上游地区在协商中具有完全耐心或中下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则上游获得全部净收益,补偿标准为252912.96万元/a;若上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且当中下游耐心程度(贴现因子)为0.5时,则双方将均分净收益,即补偿标准为197523.25万元/a。总的来看,研究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提供了可行思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议价双方贴现因子进行灵活处理。
- 倪琪徐涛李晓平刘霁瑶赵敏娟
- 公众参与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行为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基于纳入风险偏好和消费习惯的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发现:①公众的意愿对其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偏好型公众参与意愿更低、行为态度更消极、参与补偿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行为控制程度的感知更强。④公众消费习惯变量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
- 倪琪张思阳刘霁瑶赵敏娟
- 关键词:公众参与风险偏好
- 补贴政策属性的农户偏好及其边际替代——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不同政策情境,并通过模拟农户政策参与行为,以及MNL模型估计和边际替代率测算,量化分析农户政策属性偏好及其边际替代关系。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对不同政策属性的偏好从强到弱依次为耕地整理、技术指导、工时补贴和设备补贴形式;受访农户对参与补贴政策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主要原因可能是技术使用效果不佳。据此建议:未来补贴政策实施应尝试与相关配套措施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拟推广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政策制定与优化应更多地结合农户偏好,以最大限度获得农户支持。
- 徐涛乔丹颜俨倪琪赵敏娟
- 关键词:补贴政策膜下滴灌技术
- 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基于渭河流域572户的微观实证被引量:11
- 2021年
- 文中基于渭河流域572户城镇居民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风险感知和政府信任对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信任在风险感知与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渭河城镇居民对其无法归还贷款的财务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其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对其有能力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了解程度、对保护上游环境可以改善所属地区生态环境的认知风险感知以及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其生态补偿支付水平;2)政府行政行为信任和角色威望信任均显著正向影响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3)政府信任在认知风险感知与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其中政府角色威望信任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的相关政策启示。
- 徐瑞璠刘文新倪琪赵敏娟
- 关键词:风险感知政府信任渭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