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ll样受体4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85只7日龄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只和缺氧缺血组(实验组)44只,实验组死亡4只,对照组死亡1只。实验组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两组分别于实验组缺氧缺血术后6、12、24、72 h及7天取大鼠脑组织制备石蜡标本(n=8),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TLR4蛋白表达。结果 TLR4在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实验组大脑皮质和海马TLR4表达于缺氧缺血后6 h即增加(0.327±0.033,0.304±0.038),12 h达峰值(0.436±0.043,0.419±0.041),24 h(0.434±0.043,0.419±0.041)和12 h比较无明显变化,72 h(0.301±0.021,0.282±0.023)和7天(0.274±0.029,0.258±0.028)表达下降。对照组TLR4表达水平较低,各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各时间点大脑皮质和海马TLR4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可能参与了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的过程。
- 梁桂娟王迎涛唐成和刘艳红关海山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
- 西地那非鼻饲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在确诊PPHN的36例患儿中,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20例和硫酸镁组16例,西地那非组在常规治疗加西地那非,硫酸镁组在常规治疗加硫酸镁,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d西地那非组PAMP、PCO2低于硫酸镁组(P<0.01),SaO2、PaO2高于硫酸镁组(P<0.01),总有效率西地那非组80%显著高于硫酸镁组62.5%。结论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疗效确切,且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徐慧香关海山代静
-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硫酸镁
- 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20例
- 2015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PHN患儿3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冻干rh BNP 0.01~0.03μg·kg^-1·min^-1,48 h持续泵入;对照组予硫酸镁注射液20~50 mg·kg^-1·h^-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PAP)、体循环收缩压(SBP)、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治疗48 h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氧分压分别为(9.10±0.81),(8.21±1.00)k Pa;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13±0.49),(6.00±0.40)k Pa,OI分别为(200.7±6.9),(162.8±3.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气指标和OI均明显改善,PAP下降,SBP无明显下降。结论 rh BNP辅助治疗新生儿PPHN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PAP,改善临床症状,且对SBP无明显影响。
- 刘艳红赵先锋贾美云关海山梁桂娟闫安平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肺动脉高压新生儿
- 选择性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评估不同胎龄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ECD)分娩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探讨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ECD时机.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ECD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胎龄37 ~ 39周,单胎,母亲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前无胎膜早破及临产征象.分析胎龄37、38、39周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152例胎龄37~39周的ECD新生儿纳入研究,37周组136例,38周组401例,39周组615例,因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转入新生儿科的病例94例,其中37周组20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14.7%;38周组38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9.5%;39周组36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5.8%.胎龄越大,ECD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7 ~ 39周ECD新生儿中,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湿肺、窒息及肺炎为主,湿肺共51例,占54.2%;窒息共9例,占9.6%;肺炎共17例,占18.1%.胎龄37周和38周进行ECD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均较胎龄39周增高(OR分别为2.5和1.8,P均<0.05).结论 胎龄37 ~ 38周进行ECD可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ECD尽可能在妊娠39周后进行.
- 关海山闫安平刘艳红董枫
- 关键词:选择性剖宫产呼吸系统疾病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变化在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以明确诊断NEC的50例新生儿为NEC组,其中NECⅡ期30例,NECⅢ期20例,以非NEC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NEC组在确诊后24 h内、对照组在相应日龄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FABP水平,根据NEC患儿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浆I-FABP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值、脓毒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NECⅡ期组、NECⅢ期组和对照组血浆I-FABP水平分别为(95.6±18.5)μmol/L、(151.2±10.8)μmol/L和(1.2±2.3)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NC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浆I-FABP水平、脓毒症发生率高于存活组,NCIS评分低于存活组;保守治疗组I-FABP水平低于手术治疗组,NCIS评分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FABP水平可较敏感地反映NEC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作为预测NEC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采取内外科治疗的指标之一。
- 关海山闫安平刘艳红徐慧香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 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5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资料,均给予加压吸氧、强心、抗凝及利尿等基础治疗,并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结果治疗后新生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及肺动脉收缩压(PAP)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行前列地尔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 徐慧香关海山宋妍妍
- 关键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前列地尔硝普钠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NF—κBp65和TLR4表达变化探讨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p65,NF-κBp65)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在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两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出生7d新生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缺氧缺血组,制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并于缺氧缺血术后6h、12h、24h、72h及7d取其脑组织制备光镜石蜡标本,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NF—κBp65和TLR4的表达。结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NF—κBp65和TLR4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以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表达变化明显;于缺氧缺血后6hNF—κB065(0.2193±0.0247,Q2157±0.0304)和TLR4(0.3271±0.0333,0.3039±0.0379)表达增加,24hNF—κBp65(0.3564±0.0235,0.3365±0.0232)和TLR4(0.4342±0.0428,0.4193±0.0413)表达达到峰值,72hNF—κBp65(0.2892±0.0320,0.2609±0.0212)和TLR4(0.3005±0.0209。0.2820±0.0226)和7dNF—κBp65(0.2479±0.0340,0.2421±0.0254)和TLR4(0.2744±0.0288,0.2571±0.0275)表达下降。结论NF—κBp65与TLR4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有相同机制。
- 梁桂娟王迎涛刘艳红唐成和关海山
- 关键词:新生大鼠脑损伤TOLL样受体4
- 乳铁蛋白对住院期间低出生体重儿感染的预防作用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对住院期间低出生体重儿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16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儿服用乳铁蛋白,对照组患儿服用糖水,两组均统一按常规治疗原则给予喂养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乳铁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晚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家庭经济负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艳红关海山梁桂娟李远征闫安平
- 关键词:乳铁蛋白低出生体重儿
- 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次,2次/d口服;均连用2周,观察效果。结果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CMVIg M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恢复。
- 刘艳红贾美云梁桂娟关海山闫安平
- 关键词:婴儿双环醇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TLRTLR4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TLR4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表达变化,并与凋亡情况对比,研究TLR4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80只7 d龄新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4表达变化。结果细胞凋亡缺氧缺血术后6 h阳性率上升,至24 h达到高峰,72 h和7 d表达下降。Tl R4实验组于缺氧缺血6 h即出现阳性表达,12 h表达到峰值,24 h无明显变化,72 h和7 d表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452)。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织中TLR4高表达,可能促进细胞凋亡发生,在脑损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梁桂娟王迎涛刘艳红唐成和关海山
- 关键词:新生大鼠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