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放射化学
  • 2篇援助
  • 1篇当代史
  • 1篇动因
  • 1篇学界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规划
  • 1篇学术贡献
  • 1篇研究纲领
  • 1篇研究型
  • 1篇英文
  • 1篇中巴
  • 1篇中国科大
  • 1篇商用
  • 1篇苏联援助
  • 1篇图书
  • 1篇图书出版
  • 1篇曲折发展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萃取法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2篇刘培
  • 4篇张志辉

传媒

  • 4篇科学文化评论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南亚研究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对巴基斯坦开展援助动因探析(1951~1965)
2021年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即开始对巴基斯坦实施援助,而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为标准开展对巴援助。美国对外援助的基点是配合其全球战略,裹挟受援国以遏制对手,援助力度会随着受援国态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通过"八项原则"政策对外援助则是在美苏夹击下而开辟的新的外交道路,并不是控制受援国的手段,所以自援助开始中巴关系就持续稳定上升。巴基斯坦是20世纪60年代极少数同时接受中美两国援助的国家之一,这构成了巴基斯坦日后成为中美关系解冻重要渠道的基础条件。作为中美巴三国中最弱势的一方,巴基斯坦却能对另外两个大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不可忽视的形塑力,证明在三角关系中即使存在敌对国也有可能产生共赢的结果。
叶环瑞刘培
杨承宗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引量:3
2018年
杨承宗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我国放射化学学科奠基人,天然铀工艺领域的重要开拓者。杨承宗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学校创建、迁址合肥到第二次艰苦创业,他无不积极策划、参与,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论述了杨承宗在科大三十余载的科教历程,探讨了他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刘培张志辉
关键词:放射化学
当代史研究视野下国际学界对中巴核关系误读现象的考察
2023年
几十年来国际上始终存在着针对中巴正常核合作关系的不和谐声音。本文认为国际学界对于中巴核关系误读的主要“论据”来自国外媒体和政府的无端指控,以冷战零和思维下传统势力均衡的角度为“逻辑”进行解读,其“本质”是西方国家对华舆论战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核技术的援助与限制、80年代起中巴开展核电合作的历史过程,认为西方国家的偏见和双重标准以及中国对核不扩散机制态度的演变是产生误读现象的主要原因。
刘培叶环瑞
关键词:核合作核工业发展
从“反动思潮”到国家战略 我国人工智能认知变迁历程
2023年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认知经历了从“反动思潮”到国家战略的巨大转变。根据焦点问题的转移,可将其划分为人工智能的“伪科学”批判(1955-1977)、人工智能科学与价值的定性(1977-2000)、人工智能战略地位的确立(2000-2020)三个阶段。在科学性认识上,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实现了从“数学机械工程”到“知识+逻辑推理”再到“大数据+算法驱动”的认知迭代;在社会性认识上,对人工智能的价值与影响形成了从“反动思潮”到“智能革命工具”再到“技术与风险并存”的认识深化,最终形成发展负责任人工智能的社会共识。科学界、哲学界、企业与大众在各阶段的互动和主辅地位的消长深刻影响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认知的建构过程,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工智能三大研究纲领与社会科技发展观。
余春玲刘培
关键词:人工智能研究纲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产学研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3年
高校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能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智力支持。该文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产学研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高校的角色属性有所区别。在产学研起步阶段,主要以出售技术和知识服务为主,其后曾一度跨出科教领域代替市场主体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是校企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得校办企业问题频发,对学校本身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产学研合作平台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逐渐认清自身定位,退出市场竞争,走上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科技资源集聚平台,提供各类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创新成长的道路。中国高校未来的产学研工作应当聚焦于始终从自身定位出发、释放“人”的活力、扩大职能范围三个方面,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刘培李健健
关键词:产学研
1949-2017年中国大陆核科普图书出版的趋势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了1949-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核科普图书出版的总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分析表明,期间出现的3次出版热潮对于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图书数量和内容的变化基本客观反映了同期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核能政策;核科普图书出版的起落折射出中国核科普工作的不稳定性,因而未能产生持续的科普效应。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核科普工作的建议。
刘培汪明辉
关键词:科普图书
1960年代中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抉择过程研究——兼论苏联核援助与中国自主研发的关系(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核燃料后处理是苏联对华核援助的一项关键技术。1960年代中期,中国放弃了苏联援助的沉淀法后处理工艺,改用自主研发的萃取工艺。萃取法后处理工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后处理技术跨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本文深入考察了中国后处理技术在苏联援助与自主研发之间艰难抉择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影响工艺抉择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因素。同时,本文对苏联在援助中国后处理技术方面是否有所保留进行了探讨。
刘培张志辉
关键词:核燃料后处理苏联援助沉淀法萃取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射化学转型的尝试 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及成立专业学会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放射化学长期依赖于国防需求而成为支撑核事业发展的工具,其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初期,放射化学家们试图通过制订《放射化学学科规划》和成立专业学会,寻求加强基础研究的学科转型。然而,不同部门的科研人员对学会名称、挂靠单位、专业刊物和理事长人选等问题发生了争论,反映出学术界内部对于学科归属和部门利益的不同思考,以至于转型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考察了《放射化学学科规划》的制订、修订和学会的成立过程,探讨了中国放射化学在寻求独立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张志辉刘培
关键词:放射化学学科规划
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三结合”体制初探
2020年
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体制是"教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源头是马列原典对生产实践的重视,本质上是国内经验对苏式教育体制的改造。"三结合"体制对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影响十分复杂,其狭隘的实用主义摒弃学术训练中的模拟成分,给教学工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参与"三结合"的不少中青年教师也得到了科研历练,产出了一些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革"时期科技工作者青黄不接的境况。
范乐天刘培
关键词:教育革命开门办学金属工艺学
吴仲华与中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系的创建
2021年
目前学术界关于吴仲华生平及其学术贡献仅有少数回忆纪念性文章,尚无专门研究。本文根据相关档案和亲历者回忆资料,梳理了吴仲华创办中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系的历史,对吴仲华工科教育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中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系建立和初期发展中,吴仲华提出了培养"研究型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理念,并按此理念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其工科人才培养思想对中国科大形成"工科偏理"的学术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叶环瑞刘培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中国科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