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儒林外史》苗而秀形象来源辨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儒林外史》中,苗而秀这个人物形象,是由万中书和凤四老爹的故事牵引出来的。论者推论这段文字乃是影射雍正间轰动一时"海案"。据实而论,凤四老爹的故事与清代的"海案"确有关联。但是,如果进一步推论说苗而秀也是"海案"中事,则于作品的实际描写并不榫接,因为苗而秀案的直接背景不是清朝的"海案",而是渐于明初、泛滥于中叶的倭事。与其说苗而秀案与清代的"海案"密切相关,毋宁说与明代中后期愈演愈烈的倭患有更为直接的联系。
- 刘红军
- 《儒林外史》徐基与太保公原型辨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关于《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受金和"雍乾间诸家"之说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于清代前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视野的自我封闭,从而忽视了对其他朝代尤其是明代原型的探索,以至于出现了强作解人的现象。实际情况是,若干人物如果一定要坐实于清代,便往往扞格不入。反之,如果从明代角度着手考察,或许能够找到较为圆满的答案。所以,结论应该是:徐基的原型当为徐阶,太保公的原型当为严嵩。
- 刘红军
- 关键词:徐阶
- 《儒林外史》与明代民俗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长期以来,《儒林外史》所设置的明代背景一直被视为假托,论者们将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作者生活的清代,而不过多地探究作品与明代的关系,如此一来,便很容易造成对《儒林外史》文本理解的偏差,对许多涉及明代背景的描写视而不见,最终影响到对作品内容的总体把握。本文试图从民俗角度入手,探析《儒林外史》文本与明代背景的关系,希与学界探讨。
- 刘红军李荣新
- 关键词:《儒林外史》
- 儒林外史创作素材补遗五则
- 2011年
- 《儒林外史》的创作素材十分丰瞻,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等专著已总其大成,周林生等又做了一定的补充。笔者通过阅读明清相关史传笔记资料,又发现一批新的《儒林外史》创作素材,现将这些材料陆续整理出来,供研究者们解读《儒林外史》时参考。
- 刘红军
- 关键词:儒林外史创作素材明清小说
- 《儒林外史》中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和中山府烈女的来源被引量:1
- 2010年
- 作为明代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林外史》直接写到了许多明代的真实人物,如朱元璋、朱宸濠、王冕、高启、李梦阳、何景明等,都是以真名实姓和真实经历进入故事文本。此外,吴敬梓还以一种间接方式写到一些明代的真实人物。在《儒林外史》本文中,这些历史人物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并未直接写到其姓名的全称,使读者容易误解为作者虚构的人物,而实际上作者又在文本中留下了种种线索,循此线索进行抽绎,具可按迹循踪,找到真实的历史人物。这其中就有"工部大堂刘大老爷"(第七回)以及"中山府烈女"(第三十六回)等。我们认为"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当为刘大夏,"中山府烈女"当为徐妙锦。
- 刘红军
- 关键词: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