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体系与方法:以平朔矿排土场为例被引量:12
- 2017年
-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煤矿露天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及生物多样性丧失,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土地复垦技术体系。为加速矿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提高复垦生态系统稳定性,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平朔露天煤矿为例,总结现有土地复垦经验,根据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基本方法,尝试从矿区生境再造和景观格局优化两方面探讨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生境再造与景观格局优化是矿区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重要手段;优化排土场平台、边坡形态,提倡建立仿自然地貌;采用有利于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土壤重构技术;进行植被重建是矿区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重要环节,并为其他生态因子恢复提供生境;建立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实施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农业景观结构优化。
- 原野赵中秋白中科牛姝烨王杨扬李学燕
- 关键词: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
-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太堡露天矿为例
- 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生存之本,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但露天煤矿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传统的土地复垦措施对生物多样性恢复考虑较少,为提高矿区复垦生态系统稳定性,加速生物多样性恢复,本研究在...
- 原野赵中秋牛姝烨白中科李瑞
- 关键词: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黄土区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为了解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采取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复垦21、22 a的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刺槐+油松、刺槐+榆树+臭椿、刺槐+柠条+沙棘、沙棘+榆树)、2种纯林复垦模式(刺槐纯林、沙棘纯林)以及复垦耕地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率(WSAR)、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破坏率(PAD),并通过和原地貌及未复垦地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来研究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多年复垦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在团聚体DR0.25(>0.25 mm团聚体质量)、WSAR、MWD和GMD值上呈现出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2种纯林复垦模式>未复垦林地,以及林地>内排耕地的总体趋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PAD值呈现出相反的排序。上述复垦模式中,刺槐+油松复垦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最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中,DR0.25、WSAR、MWD与GMD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AD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土壤重构提供一定依据。
- 王杨扬赵中秋原野陈路明郭安宁
- 关键词:排土场植被恢复土壤团聚体
- 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的土壤质量评价:以某县级市为例被引量:11
- 2019年
- 近年来农用地土壤质量受重金属污染影响进而导致农产品受到威胁的问题愈发严重,然而关于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很少考虑土壤污染状况,忽略了土壤污染风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本文以某典型制造业县级市为例,在以土壤理化性质为主要指标的土壤肥力状况评价基础上,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风险管控类型划分。通过建立分段函数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划分结果引入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对农用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速效磷(AP)含量>土壤电导率(SEC)>全磷(TP)含量>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全氮(TN)含量>pH。土壤肥力状况随地势降低和河流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高肥力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西北部和平原区东北部,低肥力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丘陵山区和西部低洼区,肥力过渡区环绕低肥力区分布。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Cd、Hg、As、Pb、Cr、Ni、Cu和Zn 8种重金属中至少有88.89%的Cd样点和98.61%的Cr样点属于优先保护类,11.11%的Cd样点、1.39%的Cr样点属于安全利用类,该区重金属污染以Cd为主。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总体分布与土壤肥力状况分布规律类似,但由于受土壤污染风险的影响,研究区西南部低质量土壤范围向东扩张,东南部低质量土壤分布范围更小,更密集化。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引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划分结果一般会对土壤肥力状况作减幅修正,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土壤肥力状况的空间分布格局。
- 李玉峰赵中秋祝培甜陈勇陈勇李茜原野
-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壤质量评价
- 露天煤矿区复垦土壤碳库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重要贮藏库。露天煤矿区既是“碳源”,也是“碳汇”,研究其土壤碳的变化对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对露天煤矿区土壤碳库的构成、土壤有机碳库的区分测定方法、积累、转化和时空分布的研究。已有研究成果表明:(1)复垦与未复垦排土场中土壤无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2)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受复垦植被、年限、地形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3)不同因素通过影响土壤中的矿质态氮和微生物活性而影响有机碳的分解矿化率。(4)不同类型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呈不同规律,生物成因有机碳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和亚表层,而地球成因有机碳积累在土壤底层。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研究方向: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的相互转化关系、土壤碳循环与氮、磷、水循环的耦合关系及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 席梅竹席梅竹赵中秋原野
- 关键词:露天煤矿土壤碳库
- 生态化土地整治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内涵、发展方向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土地生态化整治的一些建议:(1)积极宣传生态化土地整治相关理念;(2)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3)修订和完善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为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4)优化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实施监测评价制度。
- 李雪珍赵中秋原野王翔
-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化
- 露天煤矿复垦中生物多样性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7年
-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露天煤矿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表土复垦阶段生物多样性恢复对复垦中关键技术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地貌重塑阶段,生物多样性分布随坡度、坡向、坡位等因子有显著差异;土壤重构阶段,重构工艺、土壤种子库、表土存放方式、复垦年限及施肥等对矿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同的影响;植被重建阶段会随即带来野生物种、大型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进而丰富矿区生物多样性。该研究可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生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基于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土地复垦提供一定借鉴。
- 王杨扬赵中秋原野
- 关键词: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植被重建
- 安太堡露天煤矿3种刺槐复垦模式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12
- 2017年
- 刺槐是我国黄土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的先锋物种,选择山西省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分析了复垦21a的以3种刺槐为优势物种的复垦模式(SⅤ刺槐纯林、SⅣ刺槐+油松、SⅢ刺槐+榆树+臭椿)土壤的7项理化性质指标,以OP原地貌及UR未复垦地作为对照,计算各样地土壤的质量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经刺槐复垦后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机碳含量在各土层均高于原地貌及未复垦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SⅣ>SⅢ>SⅤ>OP>UR。刺槐的合理种植可以有效改良排土场的土壤质量,且刺槐+油松复垦模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土壤重构提供一定依据。
- 王杨扬赵中秋原野郭安宁曹雪洁李雪珍
- 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刺槐
-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太堡露天矿为例
- 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生存之本,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但露天煤矿开采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传统的土地复垦措施对生物多样性恢复考虑较少,为提高矿区复垦生态系统稳定性,加速生物多样性恢复,本研究在...
- 原野赵中秋牛姝烨白中科李瑞
- 关键词: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
- 中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8
- 2013年
-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是进行土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土地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对中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寻找目前研究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在运用文献比较法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发展历程、内涵实质、技术方法和系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可能为: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体系和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注重加强遥感图像处理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研究;将3S技术综合运用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和精度;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高奇师学义张琛原野王晶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