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表面抗原
  • 2篇乙肝
  • 2篇乙肝表面抗原
  • 2篇复检
  • 2篇复检结果
  • 2篇ELISA检...
  • 1篇新生儿乙型肝...
  • 1篇阳性
  • 1篇一过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吸附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高锋
  • 3篇刘华
  • 3篇吴树英
  • 2篇王蕾
  • 2篇骆铱洪
  • 2篇王隽
  • 1篇沈云岳
  • 1篇康懿
  • 1篇王雯静
  • 1篇庄亦晖
  • 1篇王颖智
  • 1篇蒋炜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ELISA检测592例乙肝表面抗原复检结果的分析
刘华王蕾吴树英骆铱洪王隽高锋
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接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一过性阳性的关系。方法对进行HBsAg检测的178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疫苗接种后的HBsAg阳性发生率、“乙肝二对半”模式、HBsAg浓度及与接种时间的关系等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胆红素干扰试验排除新生儿黄疸对HBsAg检测的影响,根据新生儿血容量进行乙肝疫苗体外稀释,检测其HBsAg浓度。结果178例新生儿共检测184次,检出HBsAg阳性16例,其中11例为乙肝疫苗引起的HBsAg阳性,3例为母婴垂直传播引起的HBsAg阳性,2例不确定。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HBsAg阳性主要发生于接种疫苗后0~7d,与疫苗接种后8~14d及15~31d比较,HBsAg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32)。疫苗接种后的HBsAg浓度为0.12(0.07~0.25)IU/mL,属低值水平。接种疫苗后0~2d,HBsAg浓度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乙肝疫苗接种后11例以HBsAg单项阳性为主,其中3例同时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不同于乙肝病毒感染后常见血清模式。将乙肝疫苗1:600稀释后检测HBsAg为0.13IU/mL,与乙肝疫苗引起的HBsAg阳性浓度[0.12(0.07~0.25)IU/mL]近似。干扰试验显示383.9μmol/L总胆红素、29.9μmol/L直接胆红素不影响HBsAg检测。结论接种乙肝疫苗2周内的新生儿发生HBsAg一过性阳性的可能性较大,建议HBsAg检测在乙肝疫苗接种2周后再进行。
刘华王颖智沈云岳庄亦晖康懿王雯静吴树英蒋炜高锋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疫苗
ELISA检测592例乙肝表面抗原复检结果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总结分析592例ELISA手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复检结果特点,进一步提高ELISA手工检测的质量。方法以0.7≤S/CO<10作为复检范围,从67 070例ELISA手工检测HBsAg的结果中筛选出592例进行复检,两次结果一致则报告结果;如不一致则再次ELISA复检或采用MEIA进行复检,以两次一致的ELISA或MEIA结果报告。分析初检时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按照2007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复检要求,以0.7≤S/CO<2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48%(325/67 070);本实验室扩大复检范围,以0.7≤S/CO<10为复检范围,复检率为0.88%(592/67 070),初复检结果符合率为65.88%(390/592),初检假阴性率为1.35%(8/592),初检假阳性率为32.77%(194/592)。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扩大复检范围,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刘华王蕾吴树英骆铱洪王隽高锋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复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