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维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分化
  • 1篇幼雏
  • 1篇真菌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动态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蛙类
  • 1篇细菌
  • 1篇敏感期
  • 1篇克隆
  • 1篇类固醇
  • 1篇类固醇激素
  • 1篇虎纹蛙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克隆
  • 1篇激素
  • 1篇鸡胚

机构

  • 4篇丽水学院

作者

  • 4篇姜维
  • 2篇吕耀平
  • 2篇丁国骅
  • 1篇刘子明
  • 1篇李银蝶
  • 1篇林植华
  • 1篇唐韵
  • 1篇陈洁
  • 1篇李巧玲
  • 1篇陈晓霞
  • 1篇汪艳梅

传媒

  • 2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浙江省第四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内物质和水分的动态变化
2017年
在孵化温度为37.5℃,孵化湿度在65%~70%的条件下,检测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及物质和水分的动态。结果显示:(1)鸡蛋的平均孵化时间为21.6 d;(2)在第0~11 d,胚胎仅动用约1%的卵内物质;从第12 d开始,鸡胚开始明显增重,孵化至第15 d,胚胎动用了约12%的卵内物质;孵化至第18 d,胚胎动用约63%的卵内物质;(3)在胚胎发育初期0~9 d时,胚胎对水分的吸收并不明显,胚胎仅动用了约1.7%的水分,孵化至第12 d,胚胎动用了约8%的水分;孵化至第15 d,胚胎动用约33%的水分;孵化至第18 d,胚胎动用约66%的水分;(4)孵出幼雏的湿重和干重均明显小于新生蛋中全部内容物,已孵蛋蛋壳湿重明显小于新生蛋蛋壳。
唐韵汪艳梅姜维陈晓霞李银蝶丁国骅
关键词:胚胎发育
蛙类病害与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蛙类作为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对象之一,随着蛙类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大幅度增加。蛙类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病害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蛙类常见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其危害往往较为广泛。就蛙类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作简要综述,旨在为蛙类的病害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李巧玲吴新仪姜维邓静静吕耀平
关键词: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
虎纹蛙性腺分化热敏感期确定及其调控机制
性别生物学研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两栖动物性别分化和发育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显著且仅在关键发育期起作用,研究无尾两栖动物性腺分化热敏感期确定及其调控机制对深入了解两栖动物性别发育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
郑乐舟林友福姜维李靖丁国骅林植华
关键词:虎纹蛙类固醇激素
文献传递
唇䱻硬骨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肌间刺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2021年
为探究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与肌间刺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获得了唇䱻(Hemibarbus labeo)硬化蛋白基因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硬化蛋白由信号肽和成熟肽两部分组成,成熟肽包含一个胱氨酸结样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唇䱻硬化蛋白与金鱼(Carassius auratus)硬化蛋白最为接近。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唇䱻硬化蛋白基因mRNA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R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硬化蛋白mRNA分布于肌膈,且随着肌间刺的发生信号逐步减弱。RTqPCR显示,在肌间刺4个发育阶段中,硬化蛋白基因mRNA的变化显著,在阶段Ⅰ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步降低。综上,唇䱻硬化蛋白与肌间刺骨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调查鱼类硬化蛋白功能及硬化蛋白在肌间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陈洁刘子明姜维吕耀平
关键词:SOST基因表达骨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