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振飞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旋回
  • 1篇山西组
  • 1篇盆地
  • 1篇盆地东缘
  • 1篇聚煤
  • 1篇聚煤规律
  • 1篇基准面
  • 1篇基准面旋回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高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层序
  • 1篇高分辨率层序...
  • 1篇层序
  • 1篇层序地层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篇唐书恒
  • 1篇赵俊斌
  • 1篇李俊
  • 1篇孙振飞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兴县地区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被引量:8
2015年
运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基于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兴县地区山西组进行了基准面旋回研究,识别出1个中期旋回(MSC1)和5个短期旋回(SSC1~SSC5),建立了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格架范围内划分了煤系发育的沉积体系和微相。研究表明,区内山西组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泥炭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为主,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或者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淤积变浅的泥炭沼泽环境。基准面旋回对聚煤演化及煤层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煤层主要形成于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中上部和下降半旋回的底部,而前者之上发育的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顶部,即最大可容空间附近更易形成厚煤层。
赵俊斌唐书恒孙振飞李俊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山西组聚煤规律基准面旋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