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宪荣

作品数:40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催化
  • 14篇光催化
  • 14篇N
  • 9篇降解
  • 8篇污染
  • 6篇异质结
  • 6篇脱附
  • 6篇热脱附
  • 6篇光催化性
  • 6篇光催化性能
  • 6篇催化性
  • 4篇电极
  • 4篇电极材料
  • 4篇电容
  • 4篇电容器
  • 4篇乙烷
  • 4篇土壤修复
  • 4篇氯乙烷
  • 4篇光催化降解
  • 4篇二氯乙烷

机构

  • 40篇苏州市环境科...
  • 33篇苏州科技大学
  • 21篇江苏省陶瓷研...
  • 3篇苏州逸凡特环...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苏州热工研究...

作者

  • 40篇孟宪荣
  • 21篇陈志刚
  • 21篇刘成宝
  • 20篇陈丰
  • 18篇钱君超
  • 17篇许伟
  • 9篇施维林
  • 4篇张建荣
  • 1篇缪恒锋
  • 1篇许晓路
  • 1篇李勤
  • 1篇李长宁
  • 1篇徐波
  • 1篇魏蓝
  • 1篇金文龙
  • 1篇陈飞

传媒

  • 5篇功能材料
  • 5篇材料导报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稀有金属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土壤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进展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14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氮共改性MCM-41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地下水中1,2-二氯乙烷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氨基(—NH_(2))和铁(Fe)共同引入到介孔材料MCM-41中,合成改性介孔材料Fe-NH_(2)-MCM-41,构建Fe-NH_(2)-MCM-41/过二硫酸盐(persulfate,PDS)体系去除水中1,2-二氯乙烷(1,2-DC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试法和傅里叶红外(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PDS投加节点、pH、阴离子和腐殖酸对Fe-NH_(2)-MCM-41/PDS体系去除1,2-DCA的影响,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PR)和自由基猝灭实验确定反应活性物种,揭示反应机理.结果显示:—NH_(2)和Fe的引入均使材料具有了PDS活化能力,而—NH_(2)和Fe同时引入则进一步强化了材料的活化性能,使1,2-DCA去除率提高了37.3%.Fe-NH_(2)-MCM-41/PDS体系对pH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在pH为3~9范围内对1,2-DCA去除率稳定在55%左右.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抗离子干扰能力,地下水常见阴离子在较低和较高浓度条件下均对Fe-NH_(2)-MCM-41/PDS体系去除1,2-DCA影响较小,Cl-具有轻微促进作用,NO_(3)-、SO_(4)^(2−)呈轻微抑制作用;腐殖酸(HA)浓度较高时才抑制1,2-DCA的降解,地下水中HA(浓度一般为0.1~10 mg·L^(-1))不足以对Fe-NH_(2)-MCM-41/PDS体系降解1,2-DCA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自由基及EPR测试证明Fe-NH_(2)-MCM-41/PDS体系降解1,2-DCA主要机制为自由基反应机制,主要活性物种为S0_(4)^(·-)、·OH和O_(2)^(·-).
孟宪荣闫兴雨魏晨军施维林许伟
关键词:MCM-41高级氧化技术过硫酸盐
高结晶度g-C_(3)N_(4)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4年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具有典型二维层状结构和窄带隙的聚合物半导体,表现出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良的光催化活性。然而,传统含氮前驱体热诱导聚合产生的g-C_(3)N_(4)结构不完全,主体是非晶或半晶质结构的melon基氮化碳,其体相和表面存在较多缺陷,导致电导率低、限制光激发电荷的分离以及电子-空穴对重组率较高,大幅降低了其催化活性,因此提高g-C_(3)N_(4)的结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总结了高结晶度氮化碳(CCN)的优势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高g-C_(3)N_(4)的结晶度不仅能在共轭平面之间建立电荷转移通道,从而提高层内电荷转移效率,而且可以与其他改性手段糅合以实现高效的协同效应。同时,通过介绍CCN的结构、表征、制备方法、改性策略和应用领域对CCN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简要总结了CCN光催化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徐杨刘成宝郑磊之陈丰钱君超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高结晶度
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被引量:10
2016年
分析了国内外锑标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的制订原则,并以太湖流域某湖泊水体为例,介绍了工业废水锑排放标准限值的制订流程。通过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区域水体允许纳污量,推算出在上游来水为极端最枯流量、枯水年平均流量、平水年平均流量情形下,研究区域内相关企业允许排放到水体中的锑质量浓度分别为19.10μg/L、28.47μg/L、48.92μg/L。考虑最不利情形,兼顾锑污染处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建议直排点源及印染废水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锑质量浓度标准限值为20μg/L。
孟宪荣金文龙李勤
关键词:工业废水锑污染排放限值环境容量
MnO-Ni/生物碳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2022年
基于能源危机,超级电容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设计和制备电极材料可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因此,论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MnO-Ni/生物多孔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nO-Ni/生物碳具有大、中和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可达到514.4 m^(2)·g^(-1)。在1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了134.3 F·g^(-1)。MnO-Ni/生物碳复合材料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保持在98.3%,显示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刘高尚刘成宝陈丰陈丰邱永斌钱君超陈志刚
关键词: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2025年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于巧玲刘成宝郑磊之陈丰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检测
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的缺陷调控策略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2024年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已成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关键技术的核心要素。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催化材料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未改性的g-C_(3)N_(4)存在诸如可见光响应范围有限、活性位点偏少及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高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如设计和开发异质结构、实施缺陷工程和进行形貌调控等。其中,缺陷调控因能有效地调制光催化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延缓载流子的复合和增加表面活性位点等原因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缺陷修饰的类型、缺陷调控策略,最后对g-C_(3)N_(4)基材料的开发和光催化应用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展望。
鹿宇刘成宝郑磊之陈丰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光催化半导体环境污染
CuS/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24年
本工作以三水合硝酸铜(Cu(NO_(3))_(2)·3H_(2)O)、硫脲(CH_(4)N_(2)S)和柠檬汁为原料,基于水热法获得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采用超声震荡法成功合成了CuS/CQDs/g-C_(3)N_(4)三相复合光催化材料,构建了p-n型异质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氮气吸附-脱附测试(BET)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三相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构建良好,纯度高,各相分布均匀。光催化降解实验中,当CuS的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CuS/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达到最佳(72.1%)。复合材料在经过四次循环降解RhB后,其光催化降解效率仍然保持在65.2%。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O_(2)^(-)自由基是光催化降解产生的主要因素,h^(+)自由基的作用次之。
于巧玲刘成宝金涛陈丰钱君超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异质结光催化性能
污泥基生物炭活化过硫酸钠降解水中萘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生物炭并利用污泥炭活化过硫酸钠降解水中的萘,考察了不同温度(500、700、900℃)条件下热解制备的污泥炭(SDC-5、SDC-7、SDC-9)活化过硫酸钠对降解水中萘的性能与效果。利用SEM、N吸附-脱附和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基团丰富度不断下降。在pH为6、萘质量浓度为8 mg/L、SDC-9质量浓度为0.4 g/L、过硫酸钠浓度为8 mmol/L时,对萘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3%。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SO·起主要作用;在碱性条件下,·OH起主要作用。
桑瑞孟宪荣许伟施维林
关键词:过硫酸钠
高电容电极材料MnO-Co纳米晶修饰多孔生物碳的简易合成
2024年
随着化石燃料的迅速枯竭和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开发和利用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已迫在眉睫,而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优化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水热法将蜀葵秸秆转化为多孔碳基质,并在其上锚定了MnO和Co纳米晶。结果表明,制备的生物碳具有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电子传输特性,而其上的纳米晶MnO-Co则具有高电容。由于独特的纳米碳骨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345.9 m^(2)·g^(-1)),MnO-Co纳米晶/多孔碳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电容(1 A·g^(-1)时为146 F·g^(-1))和循环稳定性,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保持在99.4%。
徐杨刘高尚刘成宝郑磊之陈丰钱君超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能量储存电极材料
g-C_(3)N_(4)基S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技术利用太阳能为环境修复和能源储存提供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方案。首先介绍了g-C_(3)N_(4)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S型半导体的优势与不足,接着介绍了g-C_(3)N_(4)基S型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综述了基于不同类型g-C_(3)N_(4)的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构建和光催化性能的提升策略,并梳理了其部分应用。最后,综述了基于g-C_(3)N_(4)的S型异质结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有望为g-C_(3)N_(4)基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申建宇刘成宝郑磊之陈丰钱君超邱永斌孟宪荣陈志刚
关键词:光催化复合材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