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沉积相
  • 1篇地震特征
  • 1篇延长组
  • 1篇延长组长
  • 1篇三工河组
  • 1篇砂体
  • 1篇砂体分布
  • 1篇上二叠统
  • 1篇水下分流河道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坡折带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相标志
  • 1篇古地貌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二叠统
  • 1篇分流河道
  • 1篇沉积相特征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崔龙涛
  • 2篇彭轶东
  • 1篇秦雁群
  • 1篇冀昆
  • 1篇厉良
  • 1篇凌翔
  • 1篇冯栋

传媒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里木上二叠统沙井子组地震特征及沉积体系
2013年
二叠纪时期,是塔里木盆地由海相沉积转为陆相沉积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盆地地质构造及沉积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前人对于塔里木盆地特定层组的研究较少,多以综合分析二叠纪层序格架为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上二叠统沙井子组为研究目标,通过测井、岩心、露头等证据资料,分析其地震属性特征,确定沙井子组沉积体系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典型陆相沉积,而非前人所言的陆相-海陆过渡相沉积。总结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砂坝等特定沉积体地震发射特征,绘制沉积相展布,确定了东北-西南向的海退及物源供给方向,指出了优质储层的发育环境。
彭轶东崔龙涛夏天杨岚栋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上二叠统地震特征沉积相
准噶尔盆地夏盐11井区三工河组沉积相特征
2013年
本文在对准噶尔盆地夏盐11井区各井所取的侏罗系三工河组岩芯观察描述及室内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标志确定夏盐11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通过单井划相、剖面相分析及平面相分析,编制出夏盐11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图,解决了夏盐11井区储集层的沉积相问题。
凌翔厉良冀昆崔龙涛
关键词:相标志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相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7古地貌与砂体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镇北地区延长组是油气挖潜的主要目的层,其砂体类型和分布受古地貌控制。以精细等时地层格架为基础的古地貌恢复可以为砂体的成因和分布提供依据。结合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建立研究区精细地层格架,将长7划分为1个中期旋回和5个短期旋回;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单元,采用优化后的回剥法定量恢复研究区古地貌。结果表明:镇北地区主要发育坡折带,长73时期湖侵范围最大,坡折带较陡,东部深湖区发育浊积扇砂体;长73至长71时期,基准面下降,坡折带和沿湖岸线分布的河口坝砂体逐渐向湖区推进,坡折带逐渐变宽缓,其下的滑塌岩较发育;长71末期,基准面上升,坡折带和砂体逐渐向陆退缩。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导致沉积地貌发生改变,坡折带随之发生迁移,砂体成因和分布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该研究对寻找有利油气目标区具有借鉴作用。
崔龙涛冯栋秦雁群彭轶东
关键词:古地貌坡折带砂体分布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