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海
-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塔城地区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新疆塔城地区雷暴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被引量:13
- 2010年
- 运用线性趋势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塔城地区1961-2005年实测雷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中部有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雷暴高发区,多发中心为庙尔沟,(2)雷暴主要发生期为5月-8月,约占总数的92.8%,其中7月最多,6月次之,(3)塔城地区雷暴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峰值多出现在16-23时,(4)塔城地区雷暴异常偏少年为1974年,雷暴活动频繁年为1961、1964、1966、1990年,少雷暴年为1986、1996、1997、2004年,(5)近45 a塔城地区雷暴日数在波动中呈显著减少的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4 d/10 a,(6)小波分析显示塔城地区年均雷暴日数存在着6-7、3 a的振荡周期。在塔城地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中各选取1个昼夜守班的基准(本)站,做为塔城地区的代表站(塔城、托里、乌苏),对塔城地区雷暴日变化进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塔城地区雷暴日变化十分明显,雷暴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塔城、乌苏峰值范围较托里大,且峰值出现时间比托里晚3-6 h。托里站雷暴多发时段出现在14-20时,占总数的67.6%,峰值出现在16、17时,占12.1%;塔城站多发时段为16-22时,占57.5%,峰值出现在20时,占总数的9.3%,次高峰值出现在18时,占总数的8.9%;乌苏站多发时段出现在19-01时,占总数的69.6%,峰值出现在23时,占总数的11.6%,次高峰值出现在21时,占总数的11.3%,与相关研究所述北疆沿天山一带的雷暴多在傍晚至午夜(18-24时),高峰期在晚上(21-22时)的结论一致。乌苏站01-03时雷暴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塔城、托里两站。
- 高婧井立军李新东王飞井立红秦榕张士海魏小亚
- 关键词: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