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徐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如东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于2013年5-6月对江苏省如东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Pb、As、Hg、Cd)含量及其污染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东潮间带表层沉积物Cr、Ni、Cu、Zn、Pb、As、Hg、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84、21.80、10.55、47.79、16.04、6.58、0.013、0.072mg/kg;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r、As、cu和Hg整体表现为无污染,cd、Pb、Ni、zn主要表现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重金属元素的潜在危害程度大小顺序为cd〉Hg〉As〉Pb〉Ni〉cu〉cr〉zn,采样区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总体上讲,该研究区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 路震张徐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
- 华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土壤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研究土壤常量元素来源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华东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常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关系,以及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常量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该地区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常量元素存在显著相关性,质量分数比值为0.75~1.04,说明该区域表层土壤常量元素与深层土壤属于同一物质来源,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常量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质量分数的高低及变异系数的大小除了成土母质原因,元素自身地球化学性质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元素之间相关性及因子分析很好地区分出了在该地区成土过程中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即 CaO MgO Na2 O、Al2 O3 TFe2 O3 K2 O、SiO23个组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该地区表层土壤常量元素对成土母质有良好继承性,因此能够利用表层土壤元素组合特征和质量分数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辨别该地区土壤的成土母质岩性、来源和土壤机械组成。
- 张明陈国光高超杨辉刘红樱梁晓红尹爱经张徐
- 关键词:地球化学土壤
- 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化学性质的短期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滩涂围垦后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快速的变化,揭示其演变规律可以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浙江省慈溪市东部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用网格法采集滩涂沉积物和围垦区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围垦后土壤盐分含量经过急剧和缓慢降低两个阶段后,40年后趋于稳定。土壤p H在不断降低之后,和盐分含量水平一样,已适合多数作物的种植。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相关指标在围垦后保持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在围垦30年后增速趋缓,目前仍处于较缺乏水平。土壤全氮保持持续增加趋势,但仍处于氮素缺乏状态,需要适当加大投入。土壤磷素供应能力已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未来只需在作物生长季节少量施用磷肥,保持磷素的输入/输出平衡。围垦初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明显,水田的脱盐效果最好,旱地土壤的肥力最高。而围垦超过40年的垦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质量指标差异较小,各种农业种植方式都有利于围垦土壤的熟化。
- 张徐张明吴鹏豹杨晓辉张欢高超
- 关键词:滩涂围垦土壤质量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