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钊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桥梁
  • 6篇桥梁工程
  • 4篇抗震
  • 3篇拟静力
  • 3篇拟静力试验
  • 3篇静力
  • 3篇静力试验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连续梁
  • 2篇模型试验
  • 2篇混凝土
  • 1篇挡墙
  • 1篇道桥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粘结

机构

  • 1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保利长大工程...

作者

  • 11篇朱钊
  • 5篇贺拴海
  • 3篇李源
  • 2篇周敉
  • 2篇王凌波
  • 1篇赵煜
  • 1篇陈杰
  • 1篇杨永清
  • 1篇王秋玲
  • 1篇雷胜友
  • 1篇张煜敏
  • 1篇赵晓晋
  • 1篇王敏
  • 1篇张春明
  • 1篇陈欣

传媒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市政技术
  • 1篇桥梁建设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致爆炸作用下装配式桥墩损伤模式及安全防护距离被引量:1
2023年
为评价在役装配式桥墩的抗爆性能并建立其安全防护距离,结合已有现浇桥墩及装配式桥墩爆炸试验结果,进行了材料损伤本构、空气和炸药状态方程及接缝分析参数的验证.在分析参数验证的基础上,采用Autodyn冲击分析软件,进行了三种连接方式下装配式桥墩的车致爆炸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爆炸距离小于2 m时,三种装配式桥墩均表现出墩底区域冲剪破坏.爆炸距离大于3 m时,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桥墩及灌浆波纹管装配式桥墩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表现出墩底接缝的有限滑移,部分装配式桥墩表现出典型的弯剪破坏模式.结合桥墩损伤分布、墩底加速度时程、钢筋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以不倒塌理念进行三种装配式桥墩抗爆防护时,其安全防护距离均为3 m.
朱钊李源韩逸涛
关键词:桥梁工程安全防护距离
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40
2021年
为进一步推进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依据近20年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BHM)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总结了BHM在系统及适用性、结构损伤监测算法、监测数据预处理、损伤结构安全预警及数字孪生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确定BHM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分析表明:在BHM系统及适用性方面,研究结构响应参数与健康指标的关联机制,研发长寿命非接触自动采集的智能传感装置,建立针对多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评价、预警于一体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系统是重点研发方向;在结构损伤监测算法方面,设置针对异质场景的不同人工神经网络及修正方法选择建议集,针对多源信息流构建基于数据驱动与模型修正实时交互的多层级耦合智能算法是主要研究热点;在监测数据预处理方面,进一步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复杂环境影响下的损伤结构动态信号提取算法,实现结构监测数据的精准分离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在损伤结构安全预警方面,研究重心集中于预警指标和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基于可靠度理论与监测数据的常规损伤安全评估,以结构监测数据反映总体力学行为并结合局部损伤的智能检测信息进行服役性能评价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数字孪生技术在BHM中尚属起步,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多层级复合算法,建立结构多源异构大数据智能融合机制,形成数字联通、实时互动的智能化桥梁运维监测体系是重要发展方向。
王凌波王秋玲朱钊赵煜
关键词:桥梁工程健康监测损伤识别安全预警
部分装配式桥墩抗震设计参数分析
2023年
为了推广预制装配式桥墩在中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由墩底现浇段与墩身预制段组成,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的部分装配式桥墩。建立了能够准确模拟该类桥墩接缝受力特点的纤维单元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滞回试验,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利用纤维单元模型设计了2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部分装配式桥墩现浇段长度和配筋率2个设计参数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部分装配式桥墩的水平极限荷载、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随着现浇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纵向配筋率的增加,桥墩的水平极限荷载逐渐增加,同时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减小,当配筋率达到1.48%时,水平极限荷载增大到一个阈值趋于稳定,同时残余位移和耗能能力也趋于稳定。
贺拴海朱林浩朱钊刘志
关键词:桥梁工程拟静力试验
基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抗震性能,以某高架桥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采用不同支座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E2地震作用下,高阻尼橡胶支座的整体抗震效果要明显优于板式橡胶支座;在地震高烈度区,要综合考虑支座的变形及抗滑性,不宜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该研究结果对地震高烈度区桥梁支座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敏张煜敏朱钊张春明
关键词:连续梁桥抗震性能
基于试验验证的部分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
2023年
部分装配式桥墩是采用现浇墩底与后张预应力相组合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桥墩。为研究该新型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部分装配式桥墩及全装配式桥墩拟得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合拟静力试验加载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试验桥墩的三维精细化分析模型。通过对比试验-模拟损伤分布及滞回曲线,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依据已建立的三维精细化分析模型,进行了部分装配式桥墩拟静力加载试验过程分析,对其主筋、箍筋加载过程应力分布状态、无黏结预应力内力增长模式及部分装配式桥墩变形模式进行了精细化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应力配筋率较低,接缝处受压破坏为该类桥墩的主要破坏形式;在部分装配式桥墩的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钢束始终处于弹性状态,未达到屈服状态,其内力增长与加载位移呈线性关系,桥墩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部分装配式桥墩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墩底现浇段主筋应力较大,而墩身预制段主筋应力较小。因此在设计部分装配式桥墩时,现浇墩底应按照延性准则来设计,预制段墩身整体应力水平偏低,可适当降低配筋率。
刘志贺拴海朱钊朱林浩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性能模型试验ABAQUS
加筋土挡墙极限荷载及墙面横向位移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研究加筋层数、筋带长度以及筋带形式对加筋土挡墙顶部荷载和墙面板横向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多组加筋砂土挡墙的室内模型试验,筋带材料为牛皮纸,加筋层数为1~4,筋带长度为30~70cm,筋带的形式有整体式、条形、方格形网孔、圆形网孔。模型实验发现当筋带为整体满布式时,加筋土挡墙顶部极限荷载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多而线性增大;当加筋层数为1层,对于整体式而言,极限荷载随着筋带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呈幂指数关系,对于筋带形式而言极限荷载按筋带形式的不同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方格网形、圆孔网形、条式形、整体满布形,墙面板横向位移则是按以上顺序由小到大排列。本次模型试验墙面板的位移表现为绕墙角向外的转动和向外的平动,得到的加筋土挡墙顶部极限荷载方程可用来估算无筋土挡墙顶部的极限荷载。
雷胜友朱钊乔青青
关键词:极限荷载
无粘结预应力组合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无粘结预应力组合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制作1组该类型桥墩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试验破坏模式及滞回特性,并与现浇桥墩试件结果进行对比;采用OpenSees软件进行不同耗能钢筋配筋率时该类型桥墩的抗震性能研究,基于残余位移及平均等效阻尼比给出兼顾耗能及自复位能力的无粘结预应力组合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配筋率比值合理区间。结果表明:在耗能钢筋配筋率相近时,无粘结预应力组合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试件与现浇桥墩试件耗能能力相当且残余位移更小;耗能钢筋配筋率增大可有效提升桥墩的耗能能力、水平承载力、等效阻尼比及初始刚度,但将导致较大的残余位移;耗能钢筋与无粘结预应力配筋率比值为1.42~2.72时,该类型桥墩可同时实现较好的耗能能力及优异的自复位性能。
朱钊李源李源周敉
关键词:滞回特性耗能能力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双塔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的力学行为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对比双塔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双塔斜拉-简支梁组合体系以及常规双塔斜拉桥体系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响应以及自振特性,分析双塔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的优缺点.结果显示,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整体刚度大,结构变形小,边锚索不易疲劳破坏,但辅助墩顶主梁断面在恒、活载作用下负弯矩大,需进行特殊设计;斜拉-连续梁组合体系较斜拉-简支梁组合体系自振频率高,具有整体刚度强、结构受力有利的优点,但易受地震等动力作用的影响.
赵晓晋贺拴海白鹭涛朱钊
关键词:自振频率活载港珠澳大桥
双折线先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Ⅰ型梁抗弯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被引量:2
2023年
作为桥梁快速建造中一种高效的装配式新结构,预应力混凝土Ⅰ型梁采用双折线先张法施工的密束预应力体系,具有预应力损失小、预压应力分布均匀、施工安全性好等特点。为检验该新型结构的抗弯性能,建立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弯能力设计及评价方法,开展了结构足尺模型的抗弯承载性能全过程加载试验,观察了结构在全截面工作阶段、开裂阶段和破坏阶段的结构形态、变形与受力特征及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阶段,梁体工作性能良好,结构达到开裂荷载前,内力增量与荷载呈线性关系,应变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主梁挠度、主筋应变及预应力钢绞线内力增量均呈线性变化;继续加载时,结构内力及变形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裂缝逐渐增多,应变增长速率加大,模型梁上翼缘应变横向分布差异性增大,呈现一定的剪力滞效应;随着裂缝深度发展,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预应力束不再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直至梁体发生断裂;试验梁的计算破坏荷载与测试值的比例系数为1.08,静力延性系数为2.27,表明双折线先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Ⅰ型梁的抗裂、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模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优异的抗弯静力延性。
王凌波王凌波陈杰朱钊杨永清朱钊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弯性能足尺模型试验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冲击现象可能引起的早期裂缝,综合考虑水化热、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混凝土早期强度时变和混凝土早期收缩徐变效应以及水化热的空变效应,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水化热温度场,得到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时变曲线,并进行了服役前混凝土的抗裂性评估。计算和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水化热时变模型预测的极值温度、极值温度梯度完全吻合,该算法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朱钊陈英昊陈欣胡玲哲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有限元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