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压力盒
  • 2篇围压
  • 2篇卸荷
  • 2篇卸荷效应
  • 2篇加载
  • 2篇加载装置
  • 2篇侧压
  • 1篇动态优化
  • 1篇动态优化模型
  • 1篇多时间尺度
  • 1篇新能源
  • 1篇行波
  • 1篇行波理论
  • 1篇直流
  • 1篇直流输电
  • 1篇直流输电线路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输电线路
  • 1篇跳变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李东杰
  • 2篇陈明
  • 2篇严鹏
  • 2篇冷振东
  • 2篇姜清辉
  • 2篇樊友平
  • 2篇王高辉
  • 2篇卢文波
  • 2篇谢理想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计及新能源功率跳变的多时间尺度动态优化方法和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功率跳变的多时间尺度动态优化方法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长时间尺度上建立上层静态优化模型,并对上层静态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电力系统在长时间尺度范围内的最佳运行状态;基于上层静态优化模型求解结果建立...
张兆毅樊友平韩子熙李东杰熊丰
基于行波理论和改进Hausdorff距离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被引量:1
2024年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电容量大、拓扑结构复杂,具有“多送点、多受端”的特征,线路容易发生故障且故障后的影响范围广,因此对保护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为保证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和改进Hausdorff距离的保护方案。根据行波理论测算线模分量与地模分量,并应用输电线路的贝瑞隆模型,由线路一侧的线模分量推演线路对侧线模电流;引入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算法来量化推演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并构造判据以识别故障线路,同时根据地模波的大小与变化率确定故障极、根据行波检测时间计算故障位置,实现故障精准定位。采用乌东德三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模型,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在5 ms内识别全线范围的故障且能够耐受过渡电阻与噪声干扰,兼具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与灵敏性。
武一鸣樊友平王子江许洵黄宗武李东杰
关键词:行波理论贝瑞隆模型改进HAUSDORFF距离可靠性
一种利用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承重台(6)和垂直于承重台架设的承重钢架(7),承重钢架(7)上固设有沿承重台(6)周边设置的上部加载装置(1)、左侧加载装置(2)和右侧加载装置(3),...
谢理想卢文波李东杰冷振东姜清辉陈明严鹏王高辉
文献传递
一种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承重台(6)和垂直于承重台架设的承重钢架(7),承重钢架(7)上固设有沿承重台(6)周边设置的上部加载装置(1)、左侧加载装置(2)和右侧加载装置(3),...
谢理想卢文波李东杰冷振东姜清辉陈明严鹏王高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