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莹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生态浮床
  • 1篇生物炭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淮南矿区
  • 1篇浮床

机构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2篇潘莹
  • 1篇易齐涛
  • 1篇陈诚
  • 1篇范玉超
  • 1篇崔红标
  • 1篇杨涛
  • 1篇戴翔
  • 1篇黄云皓

传媒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淮南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以淮南矿区5期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淮南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结果表明:1980—2015年淮南矿区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水域的增加。矿区耕地面积减少117.6 km2,其中46.7%的面积转换成建设用地,51.2%转换成塌陷水域,其所在区域(流域)耕地减少了274.4 km2,有63.1%转换成建设用地,33.1%转换成水域。将矿区增加的塌陷水域面积还原作为无采矿活动的对照,分析采矿活动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矿活动使得区域景观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07,矿区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减小,区域景观格局更加趋于多样、均衡。
张银陈诚易齐涛潘莹卜中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淮南矿区
基于生物炭的生态浮床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生物炭的强吸附特性,对传统生态浮床进行改进,构建了由浮床框体、床体、内外双环圆柱结构种植单元、沉水植物生长袋4个部分组成的新型组合生态浮床,结合水下空间和水面景观重点描述了浮床的构建过程,为生态浮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范玉超杨涛潘莹戴翔黄云皓崔红标
关键词:生态浮床生物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