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旻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线圈
  • 3篇电磁
  • 3篇同步感应线圈...
  • 3篇感应线圈炮
  • 3篇触发控制
  • 2篇电磁线圈
  • 2篇电枢
  • 2篇动态特性
  • 2篇时间序列
  • 2篇驱动线圈
  • 2篇控制研究
  • 2篇发射器
  • 2篇场路耦合
  • 2篇触发
  • 1篇大载荷
  • 1篇单级
  • 1篇低速
  • 1篇电场
  • 1篇电场积分方程
  • 1篇电磁发射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王旻
  • 7篇曹延杰
  • 3篇邹本贵
  • 3篇张丽萍
  • 2篇陈佳林
  • 2篇王成学
  • 2篇孟昭福
  • 2篇金洪波
  • 2篇陈学慧
  • 2篇王慧锦
  • 1篇杨春周
  • 1篇李相平
  • 1篇单岳春
  • 1篇张军
  • 1篇李瑞锋
  • 1篇李睿
  • 1篇王钊
  • 1篇王亚民

传媒

  • 2篇高压电器
  • 2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仪表技术
  • 1篇微电机
  • 1篇兵工自动化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海军航空工程...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速度抖动
2013年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是电磁发射器领域的重要分支,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通过对各级驱动线圈的有序放电来推动电枢向前运动。介绍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对速度抖动进行理论分析,在对一个给定参数的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进行电磁场仿真计算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触发时间的模拟,得到了速度抖动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毫秒级以下的抖动对三级电磁线圈发射器的速度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可适当降低对高压开关等器件的响应时间要求。
孟昭福王亚民陈学慧王旻
关键词:抖动驱动线圈电枢
同步感应线圈炮出口速度控制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提高同步感应线圈炮对发射体出口速度的控制能力,以保证其精确地打击目标。通过对发射体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发射器发射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区域分解法对发射体模型进行了高效准确的散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触发控制方案,通过实例说明了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发射体按照合理的方位和速度离开炮管。同步感应线圈炮发射体出口速度控制方案灵活高效,实用性强,可实现对不同情况目标的有效打击。
王旻陈佳林曹延杰
关键词:同步感应线圈炮动态特性触发控制
新型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触发控制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新型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触发控制问题,设计了考虑电枢初速度的软触发控制方式。通过仿真求取了不同放电电压时电枢获取的初速度,以及不同电枢初速度对应的软触发时间序列。进行了新型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发射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误差在13%左右,吻合良好,说明软触发控制方式具有较高的触发控制精度,能够满足当前对同步触发控制的要求。
张丽萍曹延杰王旻
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场-路耦合分析与参数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准确地确定驱动线圈中的响应电流,建立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二维场-路耦合的数学模型,利用APDL编制了基于场-路耦合数学模型的仿真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公布的同步感应线圈炮模型进行了仿真并与SLINGSHOT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行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发射实验,测量了放电回路中的响应电流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均验证了仿真程序的合理性。基于场-路耦合程序建立了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回路参数的优化数学模型,对放电回路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了发射实验并测量了电枢速度,优化后系统的发射效率1.14%提高到2.02%。
邹本贵李瑞锋曹延杰单岳春王旻
关键词:同步感应线圈炮涡流场场-路耦合数学模型
不同结构拦截弹的毁伤能力研究
2014年
在电磁发射器发射拦截弹撞击来袭目标的过程中,拦截弹的结构材料参数是影响拦截弹加速性能及毁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验中常用的铝合金材料拦截弹基础上,提出铝-钢、铜-钢2种复合拦截弹结构,以拦截弹与钨合金杆式穿甲弹的碰撞过程为例,对3种拦截弹对来袭目标的毁伤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王慧锦王成学杨春周王旻
关键词:拦截弹毁伤能力
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模型及控制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同步感应线圈炮是电炮家族的重要分支,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通过对各级驱动线圈的有序放电来推动电枢向前运动。建立了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电磁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延时控制的方法,结合外电路进行了场路耦合仿真,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延时控制的方法实现简单,适合于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控制。
陈学慧孟昭福邹本贵王旻
关键词:场路耦合驱动线圈电枢
大载荷电磁线圈发射器相似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建立了大载荷电磁线圈发射器的数学模型,结合相似原理推导了原型发射器与缩比模型各动态特性参数间的相似关系。根据实验条件确定了原型与缩比模型的相似比例系数并建立了EMCLHL缩比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证明了原型和缩比模型动态特性规律呈比例关系,且满足模型设计条件中各物理量的相似比例关系,相似模型条件是成立的。
王旻曹延杰邹本贵黄达
关键词:大载荷电磁线圈动态特性缩比
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触发控制研究
2014年
为了研究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触发控制问题,改进了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结构,增加了圆盘线圈为电枢提供初速度,并设计了考虑电枢初速度的软触发控制方式,通过仿真求取软触发时间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触发控制方式增加了触发控制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发射效率。
张丽萍金洪波王旻武海峰
基于过载控制的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优化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为给电磁发射器系统平稳加速应用研究和发射过载精确控制提供指导,研究了给定过载约束条件的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以发射速度、发射效率和发射过载加速度为组合目标函数的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优化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发射器系统仿真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5级发射器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0.5 m口径、1 m长的5级发射器用于发射625 kg载荷,最大过载限制为33g(重力加速度g=9.8 m/s2)的优化设计方案:各级驱动电路参数相同,充电电压7 kV,电容量7.4 mF,驱动线圈轴向长度185 mm,径向厚度119 mm,匝数308;电枢轴向长度193 mm,径向厚度131 mm;相对各级驱动线圈底部与电枢底部的触发位置分别为122、1、-73、-158、-218 mm。最终发射速度为20.1 m/s、发射效率为15.7%。结果表明,基于组合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满足给定过载限制条件和平稳加速的设计要求、并且达到发射速度和效率最优。
金洪波曹延杰王旻张丽萍
关键词:过载控制优化设计
三级电磁线圈垂直发射器工作过程仿真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工作原理,建立了3级电磁线圈垂直发射器(electromagnetic coil vertical launcher,EMCVL)数学模型,利用Ansoft电磁仿真软件对其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电磁场分布规律和动态特性曲线。结果表明:EMCVL低速发射大载荷过程中加速过程比较平稳,容易充分实现各级驱动线圈对发射组件的加速效果;发射过程中电磁场主要集中于驱动线圈和电枢外侧间隙,再逐渐向四周扩散,电枢所受的电磁力位置主要位于电枢尾部外侧,所以在实际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对电枢尾部结构的加固;EMCVL通过适当的改变电源储能参数、驱动线圈级数等途径,能够实现多类型载荷的发射。
王钊曹延杰王旻陈新
关键词:电磁发射器低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